17、西瓜焦腐病
危害特征
通常從蒂部開始果皮局部變褐,逐漸擴展成不規則形,顏色轉深變黑后果肉迅速腐爛。后期爛瓜果實上產生許多黑色小黑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病瓜果柄往往也變黑,有時也長出黑色小點。長江以南有的年份有的地塊發生較多,一旦發生迅速腐爛。
防治方法
(1)加強管理,施足腐熟有機肥,雨后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發現病果及時摘除,集中銷毀。
(2)發病初期,及時噴灑: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25%溴菌腈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25%嘧菌酯懸浮劑1000-2000倍液。
18、西瓜綿腐病
苗期危害癥狀
果實危害癥狀
危害特征
苗期染病,引起猝倒,死秧。結瓜期主要危害果實,貼土面的西瓜先發病,病部初呈褐色水浸狀,后迅速變褐軟腐。濕度大時,病部長出白色綿毛,即病原菌菌絲體。
防治方法
(1)選用無病新土育苗;營養土使用前至少要曬3周以上;選擇地勢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做苗床;營養缽澆水要澆透,水充分滲下之后播種;加強苗床管理,避免低溫、高濕條件出現。
(2)苗床消毒:每平方米苗床施用50%拌種雙粉劑7克,或40%五氯硝基苯粉劑9克,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9克+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克對細土4-~5千克拌勻,上覆下墊。
(3)發病初期,可選擇以下藥劑防治:72.2%霜霉威鹽酸鹽水劑12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00-40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30%惡霉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對水噴霧,視病情間隔5~7天噴1次。
也可采用以上藥劑噴淋苗床,視病情隔7~10天1次。注意用藥劑噴霧后,等苗上藥液干后,再撒些細干土,降濕保溫。
19、西瓜花腐病
危害特征
主要為害幼果臍部的殘花,引起花腐,進一步擴展時還常引起殘花附近的幼果發病,呈水漬狀軟腐,嚴重的致全果腐爛,濕度大時病部長出灰白色綿毛狀物和灰白色至黑褐色頭狀物,即病原菌的菌絲和孢囊梗及孢子囊。
防治方法
(1)實行輪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作基肥,合理施用氮、磷、鉀肥,加強肥水管理,促進植株健壯生長;雨后及時排除田間積水。
(2)發病重地區應在始花期噴灑:80%乙蒜素乳油4000倍液,或69%精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隔10天噴1次,連續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藥。
20、西瓜臍腐病
危害特征
主要為害果實:開始果實臍部呈水浸狀暗綠色或深灰色,隨病情發展很快變為暗褐色,病部瓜皮失水,頂部呈扁平或凹陷狀,病斑有時有同心輪紋,果皮和果肉柔韌,一般不腐爛。
病斑多為圓形,有時會因果實形狀不正使病斑呈邊緣平滑的不規則形,空氣潮濕時病瓜常被某些真菌所腐生,會出現黑色霉層。
防治方法
(1)選用臍腐病發病機率小的品種栽培;在整地時多施有機肥;在果實迅速膨大期適時適量施肥澆水,促進果實發育。
(2)有條件的可用0.5%氯化鈣或1%過磷酸鈣進行葉面噴霧,以補充植株體內鈣的含量;合理使用農藥避免產生藥害。
【聲明】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注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系本平臺并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在24小時內刪除該文章,并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