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15日訊(記者 劉建 王平安)在生豬養殖成本持續改善、飼料業務量利齊增的驅動下,新希望(000876.SZ)在今年實現了近三年來首次一季度盈利,且養殖成本正步入13元/kg區間。
在今日的業績說明會上,新希望董事、總裁陶玉嶺表示,4月份公司正常運營場線出欄肥豬的完全成本已經降到12.9元/kg了,“今年到年底肯定還會再有幾毛錢的降幅。中長期來說,隨著在育種上面的突破,可能還會有更大的降幅。 在規模上,今年相比去年會有小幅增長。”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3月份該成本還為13.4元/kg,這說明公司降本策略再次取得了一定成果。
飼料板塊方面,近年來,國內飼料行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頭部企業均加速出海開拓第二戰場,新希望亦不例外。
公司財務總監史涵在業績會上表示,“海外飼料與國內相比處于行業發展偏早期,競爭格局相對較好,整體噸利比國內更高。公司今年海外飼料銷售持續實現量利增長,增速均超過雙位數。公司看好海外飼料業務的發展,未來海外飼料業務將成為公司業務增長的第三極。”
資料顯示,新希望2024年全年實現飼料總銷量2596萬噸 ,其中海外市場飼料總銷量為525萬噸,較2023年增長57萬噸。
對于未來海外飼料發展的具體規劃,史涵指出,“公司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通過一系列規劃,計劃未來3-5年對海外有300萬-400萬噸新增產能。這些產能會聚焦在公司在海外的核心市場,投入方式上也會比較靈活,包括新建、收購、 合作等,另一方面也加強國內飼料向海外飼料在人才、技術方面的輸出。”
陶玉嶺補充道,國內飼料行業整體上已經較為成熟,今后主要的機遇更多在于產品領域的進一步細分與升級,例如一些小品種的禽料、特種水產料等。除此之外,海外市場相對于國內市場來說,還有巨大的機會。比如整個東南亞區域,人口很多,但動物蛋白攝入水平比中國還有差距。 “公司已經深耕海外市場26年,過去幾年受養豬業務影響,對海外飼料投入不多,現在隨著養豬業務步入正軌,今后會逐步加大海外飼料業務的投入,積極抓住這些機會,促進公司下一階段的增長。”
需要注意的是,在業績會上公司盈利能力、閑置資產處理等問題也是投資者關心的話題。陶玉嶺表示,公司目前正常運營場線的肥豬完全成本已經與頭部友商比較接近了,但由于歷史發展原因,確實還存在一定的包袱,拖累了整體的盈利水平。公司下一階首先將繼續做好生產管理工作,進一步降低運營場線成本,并謹慎推進復產擴產,同時仍在積極推動閑置資產的對外合作處置,減少閑置場線造成的影響。
財報顯示,2025年一季度新希望實現營業收入244.17億元,同比增長2.13%;實現歸母凈利潤4.45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19.34億元。
(財聯社記者 劉建 王平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