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在背后對我們 “捅刀” 了!就在中美關稅談判剛剛落地時,特朗普宣布將在全球禁止使用華為的 AI 芯片 —— 他推翻了拜登之前的規定,推出新法案,要求所有國家(不僅限于美國)均不得使用華為 AI 芯片,其他國家若使用也將違反美國禁令。
雖然并非所有國家都會跟隨美國,但此舉確實對華為造成了一定影響。為何美國在談判和解后突然 “遞刀子”?我之前在視頻中已提到:中美關系絕非簡單的對立或合作,而是對立中有合作、合作中有對立。即便達成關稅和解,也不可能回到 “蜜月期”。回顧中美建交史,即便在所謂 “蜜月期”,雙方也存在諸多矛盾,比如美國當時頻繁指責中國 “傾銷” 并發起反傾銷調查。國與國之間,核心永遠是利益與博弈 —— 美國為維護自身利益,必然會打壓中國的 AI 產業。
我們早已強調,AI 是未來的 “國運之爭”,掌握 AI 就等于掌握未來經濟的制高點。全球所有產業未來都將在 AI 推動下發生重大變革,“AI + 機器人” 更是未來世界的核心。因此,當中國的 DPC 橫空出世時,從美國普通民眾到特朗普都深感緊張 ——AI 是未來世界經濟、軍事、政治發展的關鍵,誰主導 AI,誰就能占據制高點。
不過有一個好消息:許多人認為美國在 GPU 領域領先(全球 AI 大模型多基于英偉達 GPU),但中國 AI 領軍人物認為,中國追趕 GPU 技術并非難事。GPU 制程要求相對寬松(不同于手機芯片的極小制程),我國光刻機基本可滿足 GPU 生產需求。只要我們在技術迭代上加快步伐,有望生產出比肩甚至超越英偉達的 GPU。此外,在 AI 大模型領域,過去中國被認為落后美國一到兩代,但 DPC 通過不同技術路線實現了彎道超車,造出成本遠低于 Open AI 的大模型。
事實上,美國已逐漸意識到,無論是 GPU 還是手機芯片,都難以真正遏制中國發展 —— 即便在手機芯片領域,中國尚未突破某些瓶頸,但也找到了不同的解決方案。美國的種種動作,至多只能減緩中國發展速度,卻無法阻擋中國前進的步伐。
因此,美國在關稅和貿易上需要中國,但在高科技領域必然會試圖遏制我們。對待美國,我們既不必恐懼,也無需過分仇視 —— 正如任正非所言,美國是一個值得尊敬和研究的國家。美國內部勢力復雜,并非所有力量都對華不友好。我們需要以復雜、宏觀的視角看待中美關系,既不能掉以輕心,也不必幻想與美國完全 “脫鉤”,因為這并不現實。
美國遏制中國 AI 和芯片產業,不僅是當下的常態,也將是未來的長期趨勢。但中國科技的韌性與創造力,終將在博弈中開辟出屬于自己的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