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對于《懸崖》中的大結局感到不滿。
他們認為周乙本不該犧牲,心中感到意難平。
相對之前幾部經典的諜戰片,《潛伏》中的余則成圓滿完成了任務,最后被迫去了臺灣,繼續潛伏生涯。
雖然余則成和翠平兩人從此后天涯各一方,但是令人欣慰的是他和晚秋又意外重逢了,而且組織上讓他們一起完成任務,至于是否做真夫妻由他們自己決定。
這對于余則成來說也是一部不錯的結局。
《黎明之前》的男主角劉新杰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盡管八局的局長譚忠恕知道了他的真實身份,但是出于兄弟情誼放走了他。
即便是《風箏》中的鄭耀先雖然歷經艱辛,但總算是守得云開見月明。
而《懸崖》中的周乙在抗戰即將勝利之時,放棄了和家人的團圓,為了救出莎莎和顧秋妍,毅然重赴死地,慷慨就義。
其實,我覺得《懸崖》的這個結局反而更能表現出隱秘戰線的殘酷性和真實性。
不會是因為你是主角,便有主角光環。
01、莎莎被綁架的背后
周乙為了營救自己的妻子孫悅劍,不惜暴露自己的身份和保安局的國民黨特工陳景瑜聯手行動。
但是這個行動因為太過倉促,不可避免會留下不少漏洞。
為了保護陳景瑜,周乙故意在行動中留了一些指向自己的破綻,就是為了日后追查下來不至于連累到陳景瑜。
事實上,后來高彬確實也是這么認為的,他說陳景瑜是責任問題,而周乙則是立場問題。
但歸根結底,還是這個計劃本來就有漏洞。
周乙本來的計劃是,當高彬知道事情真相時,他早已經安全了。
但他沒預料到的是,被魯明提前發現了端倪。
那天魯明開車去接周乙開會,在門口看到劉媽拿著大包小包,哭哭啼啼地坐黃包車離開。
在車上魯明問及此事時,周乙說了一句“劉媽回家過年”,便敷衍了過去。
但是魯明卻因此有了疑慮。
繼而魯明發現了周乙的幾個疑點,一是背著高彬將孫悅劍提走,二是去銀行取錢。
所以,他向高彬匯報了此事,高彬命令他暗中調查周乙。
因為當時澀谷去佳木斯辦事,高彬疑心周乙是執行澀谷的秘密任務,所以不敢大張旗鼓地攔截周乙。
于是,他轉而向顧秋妍和莎莎下手。
顧秋妍因為和共產國際有過一段不愉快的歷史,無法和周乙一起撤退。
而一貫高傲自負倔強的顧秋妍斷然拒絕了周乙帶莎莎一起走的請求,固執地認為自己有足夠的能力保護莎莎。
其實如果當初周乙帶走莎莎,那么高彬一定也會命人將顧秋妍綁架,逼周乙現身。
周乙確實沒有想到,就是因為劉媽這個小小的細節,導致了計劃的提前暴露,也是莎莎被綁架的原因所在。
還有一個細節,就是周乙的哥哥將莎莎被綁架的消息告訴了周乙。
其實,這對于周政委來說也是一個兩難的抉擇,最終他還是決定這個選擇交給周乙。
周乙毫不猶豫地選擇回來:
“任務已經完成了,我不能再讓無辜的人為了我而犧牲。”
他深知,如果自己不回去,不僅莎莎,就連顧秋妍都無法幸免于難。
如果自己不回去,以犧牲他人的性命來成全自己的團圓和諧,那他一輩子都無法安心。
02、悲天憫人的情懷
大難不死、劫后余生的劉魁酒后吐真言:
“你是我唯一看不懂的人……很誠實……你身上有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總之你與眾不同,你有一顆悲憫的心,你心里總不希望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這就是真實的周乙,他的心中有種悲天憫人的情懷。
雖然他生活在那個腥風血雨的年代,每天站在懸崖邊,但他依然心懷悲憫。
在警察廳, 他每天看著自己的同志受盡折磨,所以他的內心深知:活著才是最好的。
他對生命有種敬畏感。
記得顧秋妍因為擔心山上而違反了周乙的規定,連續發了兩次電報。
“山上如果接收不到電報,很可能會全軍覆滅。我們的任務就是保護他們,我們的命是命,他們的命也是命。”
“我們不是這么來考慮問題的,在秘密戰斗中,犧牲并不是值得驕傲的事。想犧牲想做烈士容易,困難的是我們不犧牲。
唱高調誰都會,但高調換不來勝利。”
周乙認為,活下來,竭盡所能完成任務,這才是最根本的。
所以他非常珍愛生命,因為他深知犧牲了多少同志的生命,才換來他如今的潛伏。
后來他用信鴿向山上傳遞消息。
他從來不會罔顧他人生命,只是出于謹慎沒有告訴顧秋妍。
周乙也非常珍惜其他同志的生命,他總會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之下去救自己的戰友。
為了將救命的藥送上山,為了救小董,周乙冒著巨大的風險想出了一個送藥上山的計劃。
高彬聽后不禁贊不絕口,但是他同時也感到了恐懼和不安,畢竟這個計劃等于戳穿了日本人在使用生化武器方面的謊言。
“我既然不想負責,也不想領這個功。你知道日本人的做事方式,平時百好千好,一旦翻起臉來讓你連骨頭渣子也找不到。”
可見,周乙當初是冒著多大的風險。
后來他準備把孫悅劍和紀連葵一起就出來,可惜晚了一步,紀連葵不幸犧牲了。
對于陳景瑜,他也是心懷善意,并沒有在救出孫悅劍后一走了之,將爛攤子丟給他。
而是為他做好了一切善后工作,“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
即便是對于自己的線人春三,他只是一個生活在底層的小混混。
老魏曾經提出要干掉春三,卻被周乙勸阻了。
“我知道你不喜歡殺人,尤其不喜歡殺身邊的人,我覺得這就是你內心深處最薄弱的地方。我聽孫悅劍說,你小時候看到殺雞都會哭。”
“我覺得,在每個人心里都有脆弱的一面。你我,高彬都有,否則就不稱其為人。”
“他們根本就不是人,高彬沒有,春三沒有,日本人更沒有。”
“我不這么認為,我們只是世界觀不同,有不同的道德標準。
我們只不過是坐在一張棋盤的兩邊,都是拿命在賭,為了信仰,我早已超越了仇恨,我不是在唱高調。”
“是啊,你總是與眾不同。”
“以后你就會知道了。”
周乙對生命的敬畏來自于他的悲憫情懷。
最后為了救莎莎,他寧可犧牲自己,這樣的周乙實在太偉大了,值得我們尊敬。
03、周乙犧牲的背后
在這部劇中,周乙這個人物極具魅力。
周乙這個人物形象要勝過其他諜戰片中的特工形象。
他極其冷靜理性,隱藏了自身情感,如苦行僧般度日,但同時他內心又極其感性豐富。
周乙不僅聰明有能力有手段,更有著鶴立雞群的人情味和愛心。
所以,劉魁說周乙有一顆溫暖的心。
周乙被捕后,連高彬都覺得很傷感:
“我既挖出這個臥底感到高興,同時也很傷心。”
為了救莎莎和顧秋妍,周乙沒有絲毫猶豫和不舍。
但看到莎莎時,他內心深處的柔情都涌上心頭,哭得不能自已。
正如他對老魏說的那樣:“我可以做我想做的,做一個父親應該做的。”
我覺得他這樣的犧牲一點也不比為了完成任務犧牲遜色絲毫,兩者都很偉大。
當老魏問他:“你想過孫悅劍和你兒子的感受嗎?”
“只要他們活著,就會理解。”
確實,活著才是根本。
周乙已經竭盡所能,他先是不顧一切地救出了孫悅劍,然后犧牲生命換來了顧秋妍和莎莎的安全。
無愧于心了。
如果說,周乙為了一家人團聚,而放任莎莎和顧秋妍不管,那么他就不是周乙了。
周乙愿意冒著生命危險,潛伏在敵人內部,為的就是心中的信仰:
“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一個新政府,沒有皇帝,沒有權貴,沒有剝削和壓迫,不會喪權辱國,讓人民能夠有尊嚴地生活!新政府不會奴役人民!”
就是為了老百姓有一個和平溫馨的生活。
他怎么可能漠視一個六歲小女孩的生命,雖然她不是自己的親生女兒,但是在他的心里,她已經是生命中無法割舍的一部分了。
他為了女兒的生命放棄了自己的生命,這種個人的情感澆筑進國家大義的熔爐里,更能打動人心。
其實,在處理周乙最終結局的時候,編劇和導演也為此產生了分歧。
但我覺得最終的這個結局,更具有震撼性,也更令人難以忘懷。
這也更真實地反應了更真實的地下工作者,其殘酷性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當然這也留下了遺憾,周乙的犧牲導致無法再拍續集。
人生總是充滿了各種遺憾和殘缺,但是活著就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