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只需要點擊上方的藍字《梅州V生活》關注即可
掌上梅州訊 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產業興旺如同堅實的基石,為激活農村活力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近年來,梅縣區石扇鎮中村村緊緊圍繞“百千萬工程”,充分盤活閑置資源,因地制宜發展“大棚經濟”引進靈芝種植產業,開啟“芝”富新路子。
走進石扇鎮中村村客芝來靈芝種植基地,一陣陣靈芝菌香撲面而來,一株株形態各異、生機勃勃的靈芝宛如一把把精心展開的“小傘”,村民們正忙著精心修剪掉菌包上多余的小靈芝,只保留一個最強壯的。“靈芝屬中藥材,其生長環境對溫度、濕度等有較高要求,我們是自己制作靈芝菌包,整個種植過程要嚴格把控,每年六七月份是靈芝噴粉的收獲期。”基地負責人潘錫民介紹道。
客芝來靈芝種植基地是石扇鎮中村村近年來引進企業打造的,不僅為村里的產業發展注入了活力,還給村民帶來了就業增收的機會,讓不少村民收獲了一技之長。“自從村里有了這個靈芝種植基地,我實現了在家門口上班,既能掙錢還能照顧到家里。”在靈芝種植基地務工的村民陳滿新告訴記者,每天在基地忙著種植、養護靈芝,收集孢子粉,也讓她學會了靈芝種植技術,于是自己在家也種了一些靈芝。
據了解,客芝來靈芝種植基地每年制作靈芝菌包20萬包,除了自種10萬包,其余以“基地+農戶”等方式帶動周邊群眾種植靈芝。“我們每年可以收成靈芝孢子粉2000斤左右,為了提高其附加值,我們加工成靈芝茶、靈芝面等產品,還在梅城開設靈芝肉丸體驗店,深受消費者喜愛。”潘錫民告訴記者,靈芝是藥食同源的真菌,產業前景非常可觀,希望未來可以開發更多相關的產品,讓靈芝能更加融入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
靈芝肉丸。(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石扇鎮中村村深入貫徹落實“百千萬工程”部署,堅持黨建引領,強化經濟思維,通過“黨建帶動、支部推動、黨群互動、村民行動”四動工作法,發動村民做優棚下種植副業;同時,依托種植專業合作社,積極探索出“黨支部+理事會+合作社+農戶”模式,千方百計增加群眾的收入,拓寬收入來源渠道,引導群眾擴大靈芝菌棚規模,推動棚下產業多元化集群化發展。目前,中村村群眾種植靈芝菌包7萬多個,年產值約50萬元,預計增加村集體經營性收入2萬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