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這是自己真把自己騙了?不僅搞國慶還又要停水?”
要說整活和“不要臉”還得是印度,這停戰還沒一周居然又又又一次關閉了大壩。
從初次沖突爆發開始,這就已經是印度第三次單方面關閉大壩了,不知道是頭鐵還是“不信邪”,明明都失敗兩次了印度還非要再停水“挑釁”。
對此許多吃瓜網友都不理解,明明根據報道印巴交火印度空軍“一觸即潰”,難道這樣的教訓不慘痛嗎?
顯然大家還是低估了印度的“臉皮厚度”,這幾天莫迪不僅把“勝利”的消息通報給了70多個國家,甚至還大手一揮表示:印度即將進行10天的“國慶”!
兩次失敗之后,印度再次斷水
在剛剛經歷了四天堪稱半個世紀以來最激烈的軍事沖突后,印度和巴基斯坦終于勉強停火,但令人不解的是,剛剛挨了一頓空戰暴打的印度卻并沒有展現出絲毫的收斂之意,反而在停火協議還沒涼透之前就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動作——第三次斷水。
說是“斷水”,其實對巴基斯坦來說倒也不是第一次聽到印度這類威脅。
只不過前兩次聲勢浩大、結果寥寥,根本沒造成什么實質性影響,現在第三次又來了,似乎印度政府很喜歡在這條并不奏效的老路上反復踩坑。
說到底,所謂的斷水,是指印度掌控著流向巴基斯坦的重要河流水源,比如印度河上的部分水壩。
理論上,印度可以對水源進行調控,但這需要強大的工程能力、完善的配套措施、以及一個穩定的地緣政治環境。
而印度的問題在于——這仨它一個都沒有。前兩次嘗試斷水,最后都因為自身基礎設施不成熟、水壩工程能力跟不上、以及國際社會的輿論壓力而草草收場。
現在莫迪政府又一次喊出了斷水的口號,仿佛之前的失敗根本不存在,仿佛巴基斯坦會因為這點老把戲感到驚慌失措。
更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印度這次在軍事上可以說吃了大虧。
在空戰中,三架昂貴的“陣風”戰機被擊落,本應是一個警醒時刻,可印度國內卻表現得仿佛贏了世界杯一樣。
印度把“勝利”的消息通報70多國
莫迪在戰后不久竟然對國內發表講話,聲稱印度取得了“勝利”。
不僅如此,印度還宣布要慶祝為期10天的國慶,把所謂的“勝利”捷報通報給了全球70多個國家,場面幾乎到了自我陶醉的地步。
明明剛被打得灰頭土臉,卻還裝作若無其事,大肆宣揚勝利,怎么看都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味道。而且這不是普通層級的小動作,這是以國家領導人身份所作出的高調宣布。
換句話說,這是印度政府精心策劃的一場對內“鼓舞士氣”、對外“維持面子”的雙重操作。
空戰失利、外交受挫,這些事情不好說出口,那就干脆直接無視,以“勝利”的姿態掩蓋狼狽的現實。
問題是,不管你怎么高調慶祝、怎么裝模作樣,戰場上的損失就是實打實的,陣風戰機被擊落的消息全球都知道,老百姓心里也不是傻子,光靠嘴皮子說自己贏了,不會讓人真的相信。
更荒唐的是,在宣布停火的同時,印度居然還邊慶祝邊發出威脅,說如果再發生恐怖襲擊,將會對巴基斯坦進行加倍反擊。
這邏輯聽上去仿佛自己高高在上、儼然“受害者”的模樣,可事實上,剛剛才是印度率先出動軍機空襲巴基斯坦目標,還不斷試圖對邊境施壓,現在又搞斷水操作。
說句不好聽的,這哪是預防恐襲,分明是有意挑釁,把火苗繼續往火藥桶上丟。
巴基斯坦方面雖然表面上配合了停火協議,但軍方的動作可一點不含糊,反擊明確而迅速。
“銅墻鐵壁”軍事行動不僅擊中了印度多個軍事設施,還直接摧毀了其部分雷達站和防空系統,甚至還把印度引以為傲的S-400也打掉了。
按理說,吃了這么大的虧,印度至少該有所收斂才對,但如今不僅沒有反思,反而還在外交和軍事兩個層面繼續加碼。
這種行為,很難不讓人懷疑印度是否真的有誠意維持停火,還是單純把協議當成緩口氣、再圖后招的權宜之計。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斷水操作不僅是戰術上的失敗復刻,更是戰略上的誤判。
印度一邊高調慶祝“勝利”,一邊又采取實際行動繼續施壓巴基斯坦,怎么看都不協調。
如果真如莫迪所言“已達成目標”,那斷水這類帶有明顯敵意的行為還有什么必要?難道真以為一邊對著巴基斯坦揮拳頭,一邊喊“和平萬歲”,就能兩全其美?
從整個事件的節奏來看,印度在這場沖突中的表現很像是一個急于扭轉頹勢、卻缺乏有效方法的政權。
在軍事上碰了壁,在外交上也沒落什么好,剩下的唯一手段就變成了輿論造勢和象征性動作。
可是這些看似熱鬧的慶祝活動,實際上毫無實際價值。斷水不會起效、戰斗力仍未恢復、外交關系更趨緊張。就算辦上十天國慶,又能掩蓋住多少尷尬的事實呢?
印度一邊“慶祝”,又一邊“挑釁”
另一方面,印度與巴基斯坦的敵對狀態本就根深蒂固,尤其是在克什米爾問題上兩國幾乎毫無共識。每一次沖突看似告一段落,但實則更像是下一次爆發的前奏。
如今,印度在停火協議之后不僅沒有放松緊張情緒,反而一連串操作都在刺激對方神經。從斷水到大張旗鼓的慶祝,再到公開的軍事威脅,幾乎每一步都在釋放出不穩定的信號。
可以預見,巴基斯坦不會對這些挑釁無動于衷。斷水問題一旦擴大,很可能引發新的邊境爭執。
而印度空軍在本輪沖突中已暴露出嚴重的技術短板和戰術失誤,若再度激戰,很難保證不會再吃一次虧。
但莫迪政府顯然更在意國內形象管理,對實際的軍事風險選擇視而不見。這種“只看表面”的做法,讓印度顯得既輕率又短視。
最令人玩味的,還是印度政府那種掩耳盜鈴的姿態。三次斷水無一成功,卻一如既往地高調宣布;空戰中丟掉了最值錢的戰機,卻還對外宣稱“贏得了勝利”;明明是自己不斷在挑釁,卻反過來裝作受害者。
這一切的一切,倒也不是沒見過,但在國際舞臺上如此做派,確實讓人忍不住搖頭。
尤其是把“勝利通報七十國”這種荒唐操作搬出來,簡直讓外界不得不懷疑——印度這是不是在把一場外交軍事危機,當成一場政治表演來演?
假如真是如此,那恐怕這場停火就只是個表面文章。當前的平靜并不牢靠,只要一點火星,就有可能再次引爆。
而印度目前這副一邊叫“和平”,一邊做“挑釁”的雙面姿態,顯然不是一個真正想要長久和平的樣子。
對巴基斯坦來說,回應可能只在時間問題上稍作等待,對印度來說,這場“慶祝”也許才剛剛開始,但對整個地區而言,恐怕距離下一場更大規模的風暴并不遙遠。
參考資料:
海客新聞 2025-05-14 《“開了又關……”印度大壩再關閉 印媒曝光畫面:下游河床裸露》
中國新聞網 2025-05-15 《快訊:印巴相互驅逐外交官》
環球時報 2025-05-15 《印度向70國外交官通報“朱砂行動成功”》
觀察者網 2025-05-13 《莫迪自印巴空戰后首次發表公開講話,只字不提美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