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儀器是科學家的“眼睛”和高端制造業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然而,曾幾何時,我國科學儀器行業面臨著國產化率低、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產業分散等挑戰。2018年起,中山街道和啟迪漕河涇(中山)科技園率先布局科學儀器特色產業,目前已集聚產業鏈企業40余家,其中不乏行業領軍企業。隨著產業創新活力持續澎湃,技術突破成果不斷涌現,這里已成為上海乃至長三角地區國產科學儀器企業重要聚集地,為國產科學儀器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黨建引領,構建產業協同生態圈
為推動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在中山街道黨工委指導下,啟迪漕河涇(中山)科技園成立了科學儀器產業集群黨總支,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為產業集群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科學儀器產業集群黨總支成立后,推出了集群企業產品、服務、合作“三張清單”,提升產業信息資源共享與產業協同,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緊密合作。集群黨總支還與松江區疾控中心、市場監管局、食藥檢所、海關等建立黨建共建合作關系,打通政企協作通道。
如針對國產科學儀器產品應用渠道少、市場推廣難的痛點,園區聯合區食藥檢所創建國產科學儀器應用示范基地,基地針對科學儀器“卡脖子”難題,面向行業定期征集各檢測領域的國產科學儀器設備,探索建立國產儀器設備“進口替代”驗證評價體系,推動國產科學儀器質量提升和“進口替代”。針對企業提高質量管理水平的需求,在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支持下,園區建設上海市科學儀器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整合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資源,為集群企業提供一站式質量基礎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2023-2024年,中山街道黨工委與啟迪漕河涇(中山)科技園攜手,連續兩年舉辦“黨建引領科學儀器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邀請行業知名專家學者就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問題研討交流,受到集群企業歡迎。
創新驅動,攻堅“卡脖子”技術
“科學儀器是一個非常小眾的賽道,具有高度的專業性和技術門檻,對企業的專業背景和自主創新能力要求高。目前,園區及中山街道轄區內已經集聚了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領軍企業。”啟迪漕河涇(中山)科技園副總經理張延軍介紹,2018年,上海儀電集團旗下兩家具有悠久歷史和顯著行業地位的企業——上海儀電分析儀器有限公司、上海儀電物理光學儀器有限公司率先入駐中山街道。近年來,隨著產業創新生態的逐步形成,行業優秀企業紛至沓來,科創板上市企業萊伯泰科在園區設立“萊伯泰科上海應用研究中心”,檢驗檢測領域行業領軍企業譜尼測試集團上海有限公司落戶中山,還有月旭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上市企業新芝生物旗下上海欣智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入駐。
產業集群不斷壯大的同時,集群企業攻堅克難,以創新驅動突破“卡脖子”。如上海儀電分析儀器有限公司面對國內質譜90%依賴國際進口的現狀,開展氣質聯用儀項目攻關,研發的產品具有高效分離和結構鑒定能力以及高靈敏度和定量分析能力,通過AI大數據賦能,實現在環境檢測領域的快速智能檢測和儀器健康狀態監測,在環境檢測領域已初步實現國產化替代,產品已申請了4項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和2項軟件著作權。
萊伯泰科自主研發的三重四極桿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LabMS 5000已成功進入我國多家芯片、光伏和面板頭部生產企業,加速了半導體行業關鍵技術的國產替代步伐。譜尼測試投資8000萬元建設的新能源電池實驗室,可開展電動汽車、無人機、飛行汽車、人形機器人等電池安全實驗,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統計,目前,產業集群企業擁有專利770項,其中,發明專利97項,實用新型301項。
精準賦能,激活企業成長動能
啟迪漕河涇(中山)科技園將科學儀器作為特色產業重點培育,充分發揮自身在孵化培育方面的專業優勢,聘請多位科學儀器領域跨國企業和上市公司高管,開展創業導師輔導計劃,加速創業企業成長,為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不斷增添新動能。
園區企業上海恒析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實驗分析儀器及其配套設備研發、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專業企業,由原軍工領域研發人員跨界創業,在科學儀器行業的積累較為薄弱。園區牽線行業領軍企業天美中國的總裁付世江作為公司的創業導師。過程中,付世江不僅幫助企業做了全球視角下的發展戰略分析,明確了自身定位和發展目標,精準了解市場需求,把握技術痛點、難點,而且積極為企業介紹市場資源。了解到企業具備比較全面的氣相色譜進樣前處理技術和設備,產品具有較好的穩定可靠性后,付世江牽線推動自己所在的天美公司與恒析儀器開展合作,雙方針對室內空氣檢測新國標的實施,共同開發國產科學儀器替代進口的解決方案,恒析儀器的前處理儀器與天美旗下氣相色譜(GC)、氣質聯用儀(GCMS)進行聯合應用測試并取得成功。產品聯合投向市場,取得積極反響,為恒析儀器帶來近百萬元銷售訂單。
“除了帶動恒析產品銷售外,根據導師對未來發展的預測,結合我們自身研發能力,我們研發出了專注于生命科學領域的前處理儀器,從原本的環境領域拓展到生命科學領域,開拓了公司全新的產品線,提高了我們的盈利能力,增強了發展信心。”恒析儀器總經理劉泊淼對導師輔導服務非常滿意。
據了解,園區“2022-2024創業導師輔導計劃”共有7對導師與企業完成輔導簽約,除了恒析儀器外,還孵化培育了浚真儀器、汗靈智能等多家企業。
另據了解,為推動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去年,啟迪漕河涇(中山)科技園與上海儀器儀表研究所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合作共建G60綜合試驗檢測新平臺——科學儀器計量檢測技術(共享)實驗室,該實驗室將建立科學儀器計量檢測的標準物質庫,可為科學儀器企業提供檢測驗證服務,進行新型科學儀器檢測方法和檢測標準的研究。
“隨著《上海市促進科學儀器和科研試劑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的出臺以及儀器儀表產業納入松江‘2+7’產業規劃,科學儀器產業迎來了新的戰略機遇期。在政策春風的推動下,集群將匯聚更廣泛資源,吸引更多優秀企業和人才,提升產業規模與質量,推動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協同創新和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朝著打造‘品牌效應突出、高端要素集聚’的科學儀器產業集聚地的目標前行。”張延軍說。
記者:陳燕
部分圖片受訪者提供
編輯:沈莉娜 張小小
審核:周樣波 李于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