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上午10點左右就到達了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可俄羅斯方面的代表卻姍姍來遲,俄方的談判代表以俄總統助理弗拉基米爾·梅金斯基為首,俄羅斯總統普京并未到場。
澤連斯基此前要求和普京本人進行對話,國際媒體對這次談判的期待甚高,現在普京放了鴿子,西方媒體失望至極,甚至質疑普京談判誠意。例如《法新社》就稱,普京和澤連斯基上一次見面還是2019年,此次普京派來的代表團級別較低,普京沒有親自前來,這讓大家對這場談判的期望值大大降低。可見,在西方媒體眼中,普京對這場談判不夠重視。
最后,澤連斯基在15日下午19:30離開土耳其,空等了7個小時。其實,“放鴿子”事件的背后,是俄烏歐美四方博弈的一環。普京不到土耳其,并非他不想要和平,只是,俄羅斯想要的和平,和歐美想的都不一樣。
其一,澤連斯基想要什么樣的和平?
其實,俄烏沖突持續到現在,再討論孰是孰非的問題,對談判的意義已經不大。對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來說,他現在最想要的無非三點:停火、主權、重建。
第一,所謂停火,指的是烏克蘭和俄羅斯停止軍事對峙,最好在政治上也能有所緩和。理想的狀態是:停火后,烏克蘭仍能游走于多方勢力之間,繼續接受歐洲的援助,繼續和美國保持合作,和中國、巴西等“和平之友小組”的國家保持經貿往來,甚至和北約進行軍事合作。
第二,所謂主權,指俄烏沖突之后,部分“失去”的領土,以及克里米亞等,澤連斯基肯定想拿回來。目前看,通過軍事行動很難實現這一目標,那只能通過談判來找俄方“要”。
第三,所謂重建,三年多的軍事沖突,讓烏克蘭的基礎設施損毀比較嚴重,停火后的重建必須要在談判中體現出來。按照澤連斯基的想法,肯定希望俄羅斯能夠提供重建的“賠償”,最好是用西方凍結俄羅斯的資金來支持重建,然后西方和美國再支持一些,這才符合烏克蘭的利益。
很明顯,澤連斯基想要的“和平”,其實和俄羅斯心目中的和平是不太一樣的。俄羅斯打了3年多,所尋求的不就是阻止烏克蘭倒向西方嗎?如果停火后仍不能把美西方的勢力從烏克蘭趕出去,那這三年不就白打了嗎?
所以,對于現在的俄羅斯來說,只有兩個選擇,要么接受“失敗”,要么把仗打到底,將烏克蘭徹底納入俄羅斯的勢力范圍。很明顯,普京會選擇后者。而那些被俄羅斯軍事行動所拿回來的土地,是俄羅斯這3年多努力的結果,烏克蘭想通過談判拿回去,俄羅斯軍隊不會輕易同意的。至于重建問題,俄羅斯可以接受出一部分資金,但考慮到俄羅斯現在的經濟情況,普京也不會出太多。畢竟,在俄羅斯人的心目中,這場沖突的起因并不在俄方。
從以上分析可知,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分歧,其實仍然非常大。
其二,歐美想要什么樣的和平
此前,歐洲曾提出“停火30天”的建議,但普京沒有接受。其實,停火問題是歐洲和俄羅斯的分歧點之一。歐洲認為和平的順序肯定是“停火-談判-主導”。很明顯,現在在戰場上烏克蘭和歐洲并不占優勢,所以歐洲要先停火,然后雙方談判,在談判的過程中,歐洲可以做兩手準備。第一是做好談不成的準備,利用停火間隙,把歐洲的武器裝備運到烏克蘭前線。第二是做好談成的準備,繼續準備經濟制裁,來讓俄羅斯放棄對烏克蘭的主導權。
說白了,歐洲為什么要一直支持烏克蘭來對抗俄羅斯?因為馬克龍等歐洲領導人認為俄羅斯對歐洲有強烈的地緣政治威脅。所以,只有支持烏克蘭,甚至停火后仍主導烏克蘭,有了烏克蘭這個緩沖,俄羅斯才不會威脅到歐洲。
而俄羅斯方面認為和平的順序應該是“主導-談判-停火”。也就是說,莫斯科要全面主導烏克蘭的局面,把歐美徹底趕出去,然后和烏克蘭進行談判,最后達成停火。我上面論述過,俄羅斯打這場仗,就是為了把烏克蘭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所以,烏克蘭主權問題、重建問題,這些都必須在俄羅斯的主導下進行,否則“停火”只會讓烏克蘭和西方緩過氣來,到時候難道俄羅斯還要再打第二次?
以上是俄羅斯和歐洲的矛盾。至于美國,現在特朗普一直在搞戰略收縮。從某一個角度來說,特朗普是真心希望俄烏“停火”的。特朗普現在對俄烏沖突最大的期待有兩個,第一是達成“停火”的政績,第一是烏克蘭的資源。前者是為了兌現自己諾言,展現自己影響力,以贏得選民的支持。后者是特朗普作為商人,忙活半天所“應該”得到的利益。此前他急于和烏克蘭簽訂礦產協議,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對于普京來說,美國的要求反而好滿足,只要美國不攛掇烏克蘭加入北約,不干涉俄羅斯的地緣政治,普京倒可以考慮成全特朗普,但這并不代表二者沒有矛盾,畢竟,關于俄烏沖突的本源問題,二者的理解有很大偏差。
其三,談判是博弈的一部分
普京本人為何不出席談判?并非他不重視談判,而是他覺得,在目前歐洲仍想通過軍事對抗和經濟制裁兩種方式來對付俄羅斯的情況下,俄羅斯想拿到烏克蘭的主導權很難。也就是說,這一次談判肯定不是最終的談判。因此,普京沒必要這么早就出現,這是俄羅斯對西方的博弈。
而澤連斯基的行為則更好理解,他甚至在出發前就聽到風聲,說普京不會親自來。但他仍堅持和普京親自談判,還堅持先到達伊斯坦布爾,最終等著被普京“放鴿子”。澤連斯基的意圖就是要告訴世界:我是想談判的,我想要俄烏和平,現在是普京沒有誠意,他在破壞和平。俄烏局勢之所以能發展到現在這樣,澤連斯基早已被證明非等閑之輩,他游走于各大政治勢力之間,心中充滿各種算計。他現在要占據輿論的制高點,這對接下來的談判有好處,這是澤連斯基對俄羅斯的博弈。
綜上所述,這場土耳其的談判,雖然大家期待甚高,但從目前的跡象來看,雙方仍有接觸的可能性,但想通過一次兩次的談判就能徹底解決俄烏問題,不太現實。而普京和澤連斯基最終可能會見面,但應該是在和平的曙光到來的時候,他們到時候一錘定音。
普京“放鴿子”,以及澤連斯基空等7個小時,都是雙方的博弈。國際社會應該正視這場沖突的本源,深切理解俄烏的關切,這樣的談判才有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