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李雪峰,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但要是提到他是北京市委原書記,又跟薄一波是親家,73年還被開除了黨籍,這事兒聽起來就有點意思了。
李雪峰這輩子啊,算是經歷了中國從戰火紛飛到和平建設再到改革開放的風風雨雨。他從一個普通的山西農村娃,靠著自己的努力和信念,成了共產主義戰士,后來還爬到了北京市委第一書記的高位。
可惜啊,政治這東西有時候就像過山車,1973年他被開除黨籍,跌到了谷底。不過,歷史總有翻盤的時候,1982年他又被平反,恢復了名譽,還干了點政協的工作。
1907年1月19日李雪峰出生在山西永濟縣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家庭。那年頭,農村日子不好過,能吃飽飯就不錯了,更別提讀書了。可李雪峰這人有點不一樣,他腦子活,家里再窮也咬牙供他上學。
1925年,他考上了太原國民師范學院,這在當時可是個了不起的事兒。進了學校,他沒光顧著念書,還接觸到了進步思想,開始跟著同學們搞學生運動。
那時候正趕上國家亂糟糟的,北洋軍閥橫行,老百姓苦不堪言,李雪峰看著這些,心里也憋著一股火,想干點啥改變現狀。到了1931年,他被保送到山西大學教育學院繼續深造。在那兒,他讀了不少馬列主義的書,越讀越覺得這才是救國救民的路。
1932年冬天,他加入了共產黨領導的山西互濟會,算是正式跟革命掛上了鉤。1933年10月,他入了黨,從此把自己的人生跟共產主義事業綁在了一起。
入黨之后,李雪峰可沒閑著。1934年到1935年,他當上了中共山西省工委宣傳部部長,專門負責組織青年學生搞抗日救亡運動。那時候日本鬼子步步緊逼,全國上下都喊著抗日,他帶著學生們上街宣傳、發傳單,忙得不亦樂乎。
1936年,他被調到北平,先后干了中共北平市委書記、組織部長、宣傳部長好幾個職位,還參與搞了個“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這組織后來在抗戰中可沒少出力。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李雪峰接到周恩來的指示,帶著平漢線省委的干部跑到山西太行山區,跟八路軍129師會合,準備在那兒建抗日根據地。
他當上了中共晉冀豫省委組織部長,負責干部培訓和組織建設。太行山那地方,條件苦得很,冬天冷得要命,糧食也不夠,可李雪峰帶著大家硬是咬牙挺了下來。他們一邊打游擊,一邊發動群眾,慢慢把根據地搞得有模有樣。
解放戰爭的時候,李雪峰又跟著劉鄧大軍南下,從太行山一路打到大別山,開辟中原新區。他當了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三副書記,管著新區的工作。
那會兒國民黨圍剿得厲害,部隊補給跟不上,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李雪峰沒光坐著發愁,他親自下鄉調研,搞清楚當地老百姓的需求,然后制定了減租減息的政策。這招挺管用,老百姓得了實惠,解放軍在新區也站穩了腳跟。
1949年,中原解放后,中央把中原局改成了華中局(后來又叫中南局),李雪峰當了常委、辦公廳主任、組織部長。他還是老習慣,喜歡跑基層,工廠、農村都去轉,了解實情。
中南區剛解放,土匪多、地主多,問題一大堆,他帶著隊伍搞剿匪、搞土改,還幫著恢復經濟,忙得腳不沾地。這段時間,他干得挺扎實,為新中國的建設攢了不少功勞。
新中國成立后,李雪峰的仕途算是穩步上升。他先是在中央工業交通工作部干了一陣子,后來調到華北局,又進了北京市委。
1956年,他當上了北京市委書記處書記,1960年升成了北京市委第一書記。這位置可不簡單,北京是首都,啥事兒都得做到最好,李雪峰肩上的擔子重得很。
在當北京市委第一書記那幾年,李雪峰主抓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他挺重視教育、科技和文化,覺得這些是國家強盛的根本。他還支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鼓勵知識分子多出力。
另外,他也沒忘了老百姓的日子,盡力改善住房、交通這些民生問題。那時候北京城正從戰后的破敗中緩過來,李雪峰干得還算靠譜。
李雪峰跟薄一波的關系,得從他們年輕時候說起。倆人都是山西人,又都上過太原國民師范學院,算是老鄉加校友。學生時代,他們就認識了,還一塊兒參加過進步活動。后來,倆人的兒女結了婚,成了兒女親家,這關系就更近了一步。
薄一波可是個大人物,當過國務院副總理,在黨內地位很高。他跟李雪峰的親家關系,讓兩家在政治和生活上都聯系挺緊。不過,政治這東西有時候不講情面,親家關系再好,也擋不住后來的風波。
1973年,李雪峰的人生來了個大轉折,他被開除了黨籍。1973年8月,中央開了會,決定審查李雪峰,直接開除黨籍,黨內外職務全撤。這對他來說,真是晴天霹靂。
畢竟干了幾十年革命,突然被打成這樣,誰心里都不好受。聽說那時候紀登奎還幫他說過話,在會上跟毛主席建議別開除他,可惜沒啥用,決定還是下了。
開除黨籍后,李雪峰被下放到安徽某個農場勞動。那地方偏得很,生活條件差,勞動強度還不小。他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子,從大城市的高位上摔下來,干著體力活,日子可想而知有多苦。更糟的是,他的家人也跟著受牽連,工作生活都受影響。
不過,李雪峰這人挺硬氣,他在農場沒抱怨啥,默默干活,精神頭也沒垮。他心里還惦記著黨,覺得自己受了冤屈,總有一天能翻身。這段時間,他雖然沒了身份地位,但那股共產主義信念沒丟。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開了,黨的政策開始撥亂反正,很多歷史問題都拿出來重新看。到了1982年,中央復查了李雪峰的案子,覺得1973年的處理太過了,屬于冤案。于是,中央給他恢復了黨籍和名譽,這對他來說,真是苦盡甘來。
平反之后,李雪峰沒閑著。他被選為全國政協常委會委員,重新參與國家大事。那時候他已經70多歲了,可干起活來一點不含糊,經常為改革開放提建議。1985年,他還被補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繼續發揮余熱。這幾年,他總算找回了點當年的感覺。
1988年,李雪峰因為年紀大了,身體也不行了,正式退下來。他住在北京一個普通的小區,日子過得挺簡單,沒啥架子。退休后,他喜歡看看書,翻翻過去的資料,跟家人聊聊以前的事兒,挺平靜。
2003年3月15日,李雪峰在北京去世,97歲。他這一輩子,見證了中國從革命到建設的翻天覆地,也經歷了政治上的大起大落。去世的時候,算是走得安安靜靜,沒啥遺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