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阿聯酋特派記者 任皓宇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任重 余兮】當地時間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結束對卡塔爾的訪問,飛抵其中東之行的第三站、也是最后一站——阿聯酋。“美國總統從未像這樣訪問過中東。”美國大西洋理事會網站14日說,本周,衡量特朗普此訪的標準不再是傳統的外交、和平協議或武器銷售。此訪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更加關注中東地區對美國的投資。據法新社15日報道,特朗普當天宣稱,此次中東之行可能促成數萬億美元的交易,“這是一次創紀錄的出訪”。不過《以色列時報》評論沙特對美的6000億美元投資承諾時說,這其中有多少能夠成為新投資或者最終實現,還有待觀察。在地緣政治方面,美敘領導人時隔25年的會晤引發國際輿論廣泛關注,但美媒給此次會晤能否帶來真正突破打上問號。除此之外,由于特朗普沒有訪問以色列,“美以關系是否陷入困境”的討論貫穿他的中東之行。而當特朗普結束行程返回美國后,他將直面那些對“卡塔爾贈飛機”消息的質疑聲。
當地時間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卡塔爾參加商業圓桌會議。(視覺中國)
卡塔爾首相:可能撤回贈送飛機計劃
據路透社報道,特朗普15日抵達阿聯酋,將與該國總統穆罕默德會面。人工智能(AI)可能成為特朗普中東之行最后一站的重點議題。新加坡《聯合早報》稱,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允許阿聯酋進口超過100萬個英偉達的先進AI芯片。特朗普此行計劃于16日結束。
抵達阿聯酋之前,特朗普訪問了卡塔爾。據白宮14日發布的消息,特朗普當天與卡塔爾簽署的協議能夠促成價值1.2萬億美元的經濟往來。雙方達成的經濟協議總額超過2400億美元,其中卡塔爾同意以960億美元的價格購買210架波音飛機。據法新社報道,特朗普15日訪問烏代德空軍基地時說,卡塔爾將在未來幾年為美軍這一基地投入100億美元。
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站14日稱,特朗普的中東之行主要圍繞經濟投資,而非更廣泛的地緣政治戰略。法國《世界報》14日評論說,交易不一定公平或可持續,但一旦達成,通常被視為“雙贏”。文章稱,交易的短期利益大于長期利益。大西洋理事會網站刊文說,新投資的達成并不意味著中東地區的安全威脅或者正在進行的和平談判已經消失。加沙戰爭仍在繼續,伊朗正在就其核問題參與談判。
特朗普訪問卡塔爾之際,有關其打算接受該國贈送的一架價值4億美元的波音747-8型豪華飛機、并將其改裝成總統專機的爭議持續發酵。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外媒15日稱,“贈機”一事在美國引發強烈反對,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痛斥“腐敗”“嚴重威脅國家安全”。共和黨內及特朗普的支持者中也出現不少質疑聲。“這打開了一扇門,意味著美國總統和美國可以被收買。”去年與特朗普角逐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黑利在社交媒體上寫道。
卡塔爾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14日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說,此次贈送飛機是“非常簡單的政府對政府的交易”,而不是給特朗普的“個人禮物”。他同時表示,如果被視為非法,自然會中止贈送計劃。據法新社報道,穆罕默德在采訪中駁斥了有關卡塔爾想利用這一禮物影響特朗普的說法,并表示卡塔爾是在試圖幫助自己的盟友解決問題。
“以色列感到沮喪,但保持沉默”
在外交方面,美敘領導人25年來的首次會晤被CNN稱為“可能成為特朗普此訪的標志性舉措”。14日,沙特王儲兼首相穆罕默德、特朗普和敘利亞政權領導人沙拉在利雅得舉行會晤,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以電話形式參與會談。此前一天,特朗普宣布將下令解除對敘利亞的制裁。
CNN認為,美國的新舉動反映了一種認知:飽受多年內戰之苦的敘利亞正處于轉折點,在該地區版圖上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其局勢如果惡化,有可能陷入更大的混亂。但這也再次引發人們對美國政府外交政策的疑問:它能否全力以赴,從其創造的開局中取得真正的突破?《華盛頓郵報》14日稱,特朗普在中東的一系列舉動是其務實、“嘗試一切”的外交政策方針的最新體現。但許多舉措的成功前景都不確定。
另外一個不在特朗普此次出訪名單上但備受關注的國家是以色列。美國“政治新聞網”14日說,最近一段時間,美國政府讓以色列官員震驚和不滿的清單很長:決定與伊朗進行核談判;與胡塞武裝達成停火協議,但顯然不涉及胡塞武裝對以色列的襲擊;有傳言說,即便沙特不與以色列實現關系正常化,華盛頓也可能與利雅得達成民用核協議。此次中東之行是特朗普重返白宮后的首次重大出訪,但以色列并沒有成為其訪問對象國。
“以色列感到沮喪,但保持沉默。”路透社15日稱,以官員被迫靠邊站,看著美國與哈馬斯談判達成協議,將最后一名在加沙幸存的美國人質帶回家;最近兩天,他們還聽到特朗普宣布結束對敘利亞的制裁。路透社說,特朗普本周發表的一系列聲明動搖了以色列對自身與最重要盟友關系的認知。不過,以總理迄今為止未發表任何評論。美國前情報官員帕尼科夫表示,過去兩周發生的事件表明,雙方的“優先事項明顯存在分歧”。不過特朗普告訴記者,他此次對中東的訪問最終將使以色列受益。
“對中東沒有一個連貫、全面的戰略”
英國《經濟學人》14日說,特朗普希望利用他的第二任期改變美國與世界的關系,他正參與范圍驚人的國際危機談判,涉及歐洲、亞洲和中東。美國政府的務實主義能夠帶來成果,但當危機出現后,華盛頓很少有足夠的技巧來解決它們,達成的協議范圍也相對較窄。
“美政府對中東沒有一個連貫、全面的戰略,只有一套優先事項、方向和對具體問題的關注,這些決定了他對該地區的態度。”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網站近日刊文稱,美國政府對中東的愿景基于一個現實的框架,即在大國競爭時代優先考慮美國的國家利益,認為該地區具有戰略重要性。這種方法包括減少傳統承諾,有選擇地利用壓力和影響力來達成協議。然而,國內政治問題、缺乏多邊參與以及外交和民事資源利用不足可能會阻礙美國在該地區的效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