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余華在《活著》里寫過這樣一段話:“永遠不要相信苦難是值得贊美的,苦難就是苦難,苦難不會帶來成功,苦難不值得追求,磨煉意志是因為苦難無法躲開。”
這句話在胖胖看來,不是說有多深奧,而是因為它否認了一個常識:
苦難就是苦難,它沒有榮耀,也不值得膜拜。
跟大伙說句實話,胖胖讀了這么多年的書,打骨子里,還是特別反對那些打著“吃苦耐勞”旗號的苦難教育,美其名曰是為了鍛煉學生意志,其實呢,說白了就是“沒苦硬吃”,而且還吃得挺理直氣壯。
包括像那些愧疚教育、班級榮譽等等那一套,胖胖其實在讀小學、初中的時候呢,就覺得這些東西特別扭,而這些內容,歸根結底不是在教人怎么成為一個有思考、有獨立判斷能力的人,而是培養一套標準化流程里的“合格產物”——聽話、能忍、不吭聲,不質疑。
諷刺的是,像苦難教育還往往打著“鍛煉意志”的旗號,動不動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聽著好像很勵志,其實背后藏著的,是一整套不允許質疑、不鼓勵反思的馴化。
先來看看這幾天發生的一件事:
5月13日,據《羊城晚報》報道,有網友爆料稱廣東普寧市某中學在大課間評比展示活動中,有學生因天氣太熱,被操場燙傷。
視頻顯示,學校還專門發了表揚信,表揚學生在高溫下“沒有一人退縮,沒有一人抱怨”。
5月14日,《羊城晚報》記者致電學校,校方回應說“學生都正常”,但教育局工作人員則證實:確實有動作需要手掌接觸地面,大概有九名學生出現了手部起泡或磨破皮的情況。回應是“已送醫包扎,獲家長理解”。
這事不知道該不該說,能不能說。胖胖也生活在廣東,按理說廣東這個季節、這個溫度、這個塑膠跑道……稍微有點生活常識的成年人,都會知道這不是玩笑。
可在學校眼里,不僅不是玩笑,還是“精神食糧”:
不喊疼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不退縮的學生才值得點贊。
這哪里是教育?這是是用一代又一代學生的肉身,去供養一個對“吃苦”上癮的敘事。
這事怪誰?
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怪校長、怪老師。確實,他們是有直接責任的。但胖胖覺得,這事背后藏著更深的一層東西:整個社會主流敘事早就把“吃苦”變成了一種美德崇拜,一種道德綁架,一種系統性誤導。
我們這個社會,從小就給人灌輸一種觀念:
吃苦是好事,不吃苦是恥辱。你看,一個學生成績不好,老師說“你太嬌氣”;一個孩子喊疼,家長說“這點苦都吃不了,將來怎么立足?”
慢慢的,吃苦就從一種“不得不”的狀態,變成了一種“必須要”的儀式感。
甚至發展到后來:不是苦來了我要扛,而是沒有苦也得“制造苦”,好讓自己顯得更正能量,更有精神。
而每當這類新聞出現在網絡,總有一些人跳出來講:現在的孩子太嬌氣,這叫磨煉意志。
這不就是在給苦難鍍金,把殘酷包裝成美德?
可問題是,孩子們到底需不需要這樣的“吃苦”?
我們得搞清楚,什么叫“吃苦耐勞”,什么叫“自找苦吃”。
吃苦耐勞,是說人在面對客觀困難時有韌性。
可“自找苦吃”是另一回事:天熱到能煎雞蛋,還非得在塑膠跑道上趴地板搞動作;孩子皮膚都起泡了,還要寫表揚信說“無一人退縮”。
這就不叫吃苦,這叫自殘。
這不是教人變強,而是教人壓抑,把所有的痛苦內化,然后歌頌。
長此以往,學生不會更堅強,只會更麻木。
說到底,教育的目的從來不是訓練學生去忍耐不該忍的痛,也不是讓他們在錯誤的地方“堅持到底”。教育,是要教人分辨該堅持什么、該拒絕什么。
很多家長也習慣用“我小時候也這么過來的”來駁斥批評。
這句話很常見,但胖胖特別反感。
因為你小時候過來了,不代表那就是對的。
你能從泥潭里活下來,那是運氣,那是幸運者偏差,不是說明泥潭值得。
而今天,就不該再用過去的錯誤來教育下一代。
教育應該是前行的光,不是回憶的墳。
當然,可能也有人會說:
你這么說是不是在鼓勵孩子們變得脆弱?
不,胖胖這可不是在鼓勵脆弱,是胖胖認為壓抑才更加可怕。
堅強,是應該在合理的邊界里找到自己的節奏,而不是一味地咬牙堅持。
確實有太多“吃苦崇拜”害了人。
確實有太多的“為你好”當借口,把孩子推進鍋里。
孩子是人,不是被訓練的狗熊。
你說得對,“無一人退縮”,確實沒人退縮。
可那是因為他們沒有退路。
他們面對的不是烈日和塑膠地板,是一個不容質疑的系統,是一整套從表揚信、分數、升學率一路延伸到職場KPI的、系統化的“苦難美學”。
吃苦不是目的,更不是光榮。
人活著不是為了忍,而是為了活得明白,活得有尊嚴。
鍛煉意志?可以。但得在安全的前提下,在科學的方式中,在尊重人的環境里。
否則,那就不是鍛煉人,那是毀人。
今天的這些孩子,哪一個不是天真無邪的個體?他們不應該被當作“吃苦實驗”的小白鼠。
教育,不該讓學生習慣疼痛,而是讓他們懂得:疼痛,不該成為習慣。
教育,也不該用來歌頌苦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