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石偉
5月14日,湖南株洲一患病老人被抬到銀行取款時死亡,引發廣泛關注。中國農業銀行株洲分行副行長接受采訪時,曾詳細回應事發過程,稱老人女兒陳某未告知老人身體情況;網點告知可以上門服務,也可直接將錢打到醫院,陳某未表態;網點告知可將老人帶回休息,由老人女兒留下辦理,被拒絕。
15日晚,曾在網上發帖的老人侄子彭先生告訴記者,對銀行一方的回應不認可,“談了一下午,沒看到監控。可以說我們碰瓷,我們要求查看監控,證明我們的說法。”
15日,記者曾多次撥打農行株洲分行及田心支行電話,均無人接聽。
事發現場(網絡視頻截圖)
銀行回應:沒要求病人來網點,家屬拒絕帶老人回家休息
15日,極目新聞、澎湃新聞等多家媒體先后報道了農行株洲分行負責人相同的回應內容,稱未要求病危病人到網點辦理業務。
回應稱,株洲分行第一時間開展善后處置,做好家屬溝通,并配合公安調閱監控資料。經初步調查得知,5月14日下午,客戶彭女士(62歲)的大女兒陳某帶著彭女士的定期一本通及兩人身份證到柜臺支取定期存款,連續三次輸入密碼錯誤后,陳某表示會帶彭女士本人來網點辦理業務,但并未和工作人員說明彭女士的身體情況。
16點09分,彭女士大女兒陳某、小女婿推客戶本人到達網點,我行員工發現彭女士雙目緊閉,狀態不佳,與其溝通也無應答。網點立即引導客戶到柜臺綠色通道,啟動特殊流程,并告知陳某這種情況其實可以上門服務。內勤行長表示在客戶處于急救緊急狀態時,也可以直接將錢打到醫院進行救治,陳某現場未表態。
16點36分,家屬表示已不打算送老人去醫院,要求直接支取存款用于辦理后事。內勤行長再次告知可以由大女兒陳某留下辦理,讓小女婿帶老人先回去休息,客戶予以拒絕。
在等候過程中,親屬發現彭女士狀態不佳,撥打120急救,后搶救無效離世。
另有媒體報道稱,銀行知情人介紹家屬在老人去世后,在當晚10點多完成了取款。
記者注意到,不少網友由此質疑,老人家屬有“碰瓷”嫌疑。
農行株洲分行通過媒體的回應(網絡截圖)
家屬稱銀行回應“不屬實” ,要求查看監控“證明我們的說法”
15日晚,曾在網上發帖的老人侄子彭先生告訴記者,老人偏癱多年,糖尿病嚴重,一只腳因糖尿病而截肢,另一條腿前不久摔骨折,在當地醫院治療效果不佳,于是辦理了出院,原打算取錢后轉入某知名骨科醫院。
“我的表妹陳某常年照顧老人,經濟情況不好。老人讓她帶著身份證、存折去取錢。不知道是老人說錯了,還是表妹記錯了,三次輸入密碼錯誤,賬號被鎖了。”彭先生說,此時工作人員提出需要存折本人前來人臉識別。
彭先生堅稱,表妹明確告訴了工作人員,老人病情重,不方便到場,“只是沒具體告訴詳細的糖尿病、偏癱、骨折這些病癥。工作人員沒有告知有上門服務的政策。”
彭先生表示,陳某是農村婦女,沒有詳細補充病情,也沒有追問解決辦法,就按要求回家把老人推到了現場。“老人長期偏癱,只能搖頭點頭回應別人,人臉識別失敗了,就現場擱置了。”
銀行回應中稱,發現老人狀況后,告知陳某可以上門服務,也可直接將錢打到醫院進行救治。
對此,彭先生稱:“銀行當時沒提出上門服務,是讓家屬去醫院開具情況說明,可以把錢打給醫院。但老人已經從前一家醫院辦了出院,后一家醫院還沒入住,開不了情況說明。”
彭先生稱,他是老人去世后接到電話才趕到現場,上述信息是表妹轉述的,表妹在下午與銀行會談過程中也是這樣講述的。“我要是知道,是不會同意把老人帶到現場的。為這件事,我還把表妹罵了一頓。”
彭先生表示,老人去世后,家屬準備先為老人辦后事,再處理取款事宜,“是工作人員說馬上就好、馬上就好,到晚上10點多把錢取了出來。”
針對網友“碰瓷”質疑,彭先生表示老人是心源性猝死,家屬帶老人去銀行之前并不知道老人會去世。“他們可以說我們碰瓷,現在警方也在現場,我們申請查看監控來證明我們的說法。”
據澎湃新聞報道,經法警確認,老人是突發疾病死亡。
記者提出希望采訪其表妹陳某,彭先生以“還在會談,一會兒再說”為由掛斷了電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