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去了一位老朋友家聊天。 晚上,還一起吃了飯。 這位朋友,是一位資深的企業家,也是我們一代創業者心目中的偶像。 每次和他聊天,我都會感覺自己像海綿吸水一樣,收獲頗豐。
雖然今天,我不太方便透露具體的內容。但是,聊天的過程中,我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想要和你分享。
真正會聊天的人,懂得把對方當成英雄。
什么意思?
我給你舉個例子。
有一次,我的一位朋友,給我發來微信,特別興奮。他說,他在機場等飛機的時候,他13歲的孩子,跑到書店買了一本我的《底層邏輯》。然后,看得津津有味,非常入神。他就特地給我發了一段話,和孩子的照片。
這段話的核心,也許是在稱贊我的書寫得好,連13歲的孩子都喜歡。那么,面對這樣的反饋,我應該如何回應呢?
是說“你喜歡就好”嗎?感覺有些敷衍。還是說“哎,這本書,我確實是花了很多心思打磨”呢?好像又把自己放在了聚光燈下。
這兩種回復,我覺得都不太合適。所以最后,我是這樣回復的。
真好,你有一個愛讀書的孩子……
是的。一個愛讀書的孩子。后面說了什么,其實已經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前面這句“真好,你有一個愛讀書的孩子”。
這句話的焦點,不在我的身上。也不在我的書上。焦點,在他的孩子身上,在他成功的家庭教育上。在這一刻,他,和他的孩子,才是我們聊天中的那位,厲害的“英雄”。
為什么要這樣回復?因為,我相信一個樸素的道理。
當對方在聊天中成為英雄時,他會更愿意、更喜歡和你交流。
結果,這位朋友非常開心。是啊。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夸獎呢。誰不希望自己的教育成果被認可呢。這是作為父親的驕傲和喜悅。
所以,你看。當別人在聊天中夸獎你的時候,不要總想著怎么去“接住”這份夸獎,然后順勢再把自己拔高一下。有時候,反過來去夸一夸他,或是他關心的人和事,才是更重要的。
這就是“把對方當成英雄”。
我再給你舉個例子。
前些日子,一位作者在我們的“劉潤·讀書會”上,講解了她的新書,分享了不少干貨,特別精彩。于是,我們的主筆伙伴,就把這些精彩的內容,整理撰寫成了一篇文章,發布在了劉潤公眾號上。
這位作者,也是一位非常厲害的老師。她看到文章之后,給我發了一條微信,說“這篇文章寫得太好了,每一段都有一個倒金字塔的結構,讓人忍不住要讀下去”。
這樣的夸獎,確實會讓人非常開心。那么,該如何回復呢?是說“哎呀,我們的同事們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嗎?
所有的回復,都源自于我們的基本心態。
只要基本心態里,有“對方才是英雄”這件事,我們就會立刻想到“為什么要整理撰寫這篇文章”。真的是因為我們的同事們寫作水平高超嗎?當然不是。是因為她的書寫得好。是因為她的分享有價值。所以最后,我是這樣回復的。
其實都是因為你的書好 ……
在一些直播間,你會看到主播不停地說“感謝某某家人送來的禮物”,“感謝某某朋友的關注”,“感謝感謝,歡迎下次再來”,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
在那個特定的聊天場景里,送出禮物的觀眾,點亮關注的粉絲,才是那個被主播捧起來的“英雄”。屏幕對面,也得讓他們感覺自己的行為被看見、被重視了。這樣,他們才會高興,才會真的下次再來。
就像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告訴我們的那樣,每個人在滿足了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之后,都會渴望“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當你把對方當成英雄時,你恰恰滿足了他這種深層次的心理渴望。他會覺得,和你聊天很舒服。
當然,說起來很容易,很多人在實際聊天時,一不小心就做反了。別人稍微夸一下,就趕緊接過話茬,然后自己再狠狠地夸自己一通。有時候,表面上看起來很謙虛,說“哪里哪里”,但實際上心里特別得意。甚至,還有嫌對方夸得不到位,自己補充說明的。哎呀,你是不知道,為了這個事兒,我真是沒少下工夫,熬了多少個夜,克服了多少困難……
然后呢?然后,自己就成了英雄。之后的夸夸其談,只會顯得無趣、自大。聽著這樣的話,你可能表面上應和著,心里卻在想,這人怎么一直在說自己啊?
這樣的聊天方式,就像是把舞臺上唯一的聚光燈,牢牢地打在了自己的頭上。其他人,都站在陰影里。
看這樣的獨角戲,觀眾是會疲倦的。
所以,請記住,在和別人聊天的時候,在找別人幫忙的時候,在溝通一些重要事項的時候,幫助你的人才是英雄,提供價值的人才是英雄。
不要一開口就是“哎呀,你為什么不幫我?我求你幫個忙吧。這事兒你幫了,我就能怎么樣怎么樣了”。這句話的重心,全是自己的需求和結果。
試著換一種思路。比如,對方曾經幫過你一個忙,分享過一些經驗。下次聊天的時候,你就可以說,
某某老師,上次真的特別特別感謝您的分享。您上次講的那些話,我回去之后,都一步一步全部都記下來了。然后認真實踐了一下。按照您的建議去做了之后,我發現收獲特別大。 今天,我想跟您簡單匯報一下,您之前跟我講的那些內容,以及我后續執行的成果,請您幫忙驗收一下。如果有哪些地方做得還不對,理解得還不到位,還請您進一步指導指導我。
你看。這個時候,對方是英雄,是導師,是引領者。而你,是在他的英明指導下的一個認真的執行者。對方聽了這番話,會覺得自己的經驗被尊重,自己的付出有價值,會有一種成就感。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說,你說的這些,聽起來是很有道理。但是,說話要這么“裝”,也太累了吧?
其實不是的。覺得“裝”,可能是因為基本心態還沒有真正轉變過來。
我們真正要修煉的,不是聊天之術,而是學習之眼。
這雙眼睛,會真心認為對方是英雄,對方身上確實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對方確實給了你很大的幫助,對方真的很厲害。如果你感受到了“裝”,感受到了刻意奉承,可能是因為你的學習之眼,還沒有真的看見。
在《人性的弱點》里,戴爾·卡耐基也反復強調,要“真誠地贊賞他人”、“讓他人感到重要”。這種發自內心,而不是流于技巧的“真誠”,才是前提。
當你真的能做到這一點,用真心去發現和欣賞他人的“英雄事跡”時,你會發現,這個世界就變成了一座巨大的圖書館。
會有很多人愿意跟你溝通,因為和你聊天很舒服,能感受到被尊重和被激發。很多以前覺得難辦的事情,可能也會因為別人的主動幫助而迎刃而解。
我們經常說,你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有很多人希望你成功。
他們為什么會希望你成功?因為他們在幫助你、和你合作的過程中獲益了。因為他們在你的身上獲得了成就感。因為他們在你這里感受到了自己作為英雄的價值。
所以,在所有的聊天、溝通中,請盡量努力去發現對方身上的“英雄特質”。而我們,就做英雄的配角。為他鼓掌。為他喝彩。
這不是委屈自己。也不是貶低自己。當你能照亮別人時,你的世界也一定會因此被照亮。
希望我們,都能成為那個,真正會聊天,懂得把對方當成英雄的人。
加油。
ps:
這篇文章的核心觀點,來自我在商業社群“劉潤·進化島”上的日課。
每天,我都會在島上更新“劉潤日課”,分享我當天最新鮮熱乎的商業收獲。
如果,你也對這樣的形式感興趣。歡迎你加入,和我們一起學習。
更多信息,歡迎你點擊下方圖片進行了解。加入7天內,可以無理由退全款。
我在島上,等你。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觀點/ 劉潤主筆/ 二蔓/ 歌平版面/ 黃靜
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2600原創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