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一轉(zhuǎn)眼,我和妻子結(jié)婚已經(jīng)四十多年了,和妻子第一次見面的場景,我還歷歷在目,我總覺得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
我叫劉建平,從小在一個單親家庭長大,我母親在我五歲的時候,就因病去世了,母親去世后,父親也沒有再婚,我跟妹妹從小和父親相依為命。
父親一個人拉扯我和妹妹長大很不容易,我8歲的時候,就開始自己做飯洗衣服了,盡管家里日子過得很拮據(jù),父親還是供我和妹妹讀完了高中。
1973年,我高中畢業(yè),無學可上的我,陷入了迷茫,讓我回家種地,我實在心有不甘,當時村里剛好有一個臨時代課老師的名額,父親想幫我爭取一下,于是,帶著我去了一趟公社劉主任家。
去劉主任家的時候,父親還買了一瓶好酒和一盒點心,看到平時省吃儉用的父親,為了我的事情,低三下四去求別人,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結(jié)果我們還是去晚了一步,劉主任已經(jīng)把名額許諾給了別人,不過劉主任答應(yīng)我父親,以后只要有機會,他會第一個考慮我。
1973年10月,我去公社辦事,劉主任告訴我,公社有幾個當兵名額,問我想不想去部隊當兵,我當時想都沒想就答應(yīng)了,當時農(nóng)村孩子都爭著搶著去部隊當兵,但是因為名額有限,很多孩子都不能如愿,有當兵的機會,我自然不會錯過,我順利通過了體檢政審和家訪,11月下旬來到了部隊當兵。
我非常珍惜這次機會,入伍后,我時刻牢記父親叮囑,每天刻苦訓練,新兵訓練結(jié)束,我各項考核都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我被分到了通訊連,當了一名通訊兵。
下了連隊之后,在訓練上我也沒有絲毫松懈,而是更加努力,積極參加連里活動,我很快就嶄露頭角,入伍第二年,我就被提拔擔任了副班長。
我們通訊兵平時除了訓練之外,還要學習一些文化課知識,當時連里整體文化水平偏低,只有極少數(shù)戰(zhàn)友上過高中,連里為了提高我們業(yè)務(wù)能力和知識水平,組織了一個學習班,從師部調(diào)來了一個女兵,負責教我們。
我們連隊都是男兵,很少能見到女兵,聽說有女兵要來給我們上課,戰(zhàn)友們都十分期待。
女兵名叫張慧玲,是師部通訊站總機班班長,她長得很漂亮,連里領(lǐng)導都對張慧玲很客氣,戰(zhàn)友們都猜測,張慧玲身份不簡單,當時我并沒有在意,我們白天訓練,晚上有一個小時的學習時間。
因為我是培訓班班長,平時和張慧玲接觸的時間比較多,張慧玲給我第一印象知書達理,很健談,我有不懂的問題,經(jīng)常向她請教,她不厭其煩,耐心給我解答,直到我弄懂為止。
不僅是我,連里其他戰(zhàn)友表現(xiàn)也都很積極,學習氣氛很活躍,只可惜,張慧玲給我們教了三個月,就被調(diào)回了,臨走時,張慧玲還送了我一支鋼筆。
我以為,我和張慧玲的緣分到此結(jié)束了,沒想到,張慧玲主動給我寫了一封信,字里行間處處流露著鼓勵和關(guān)心,其實,從小在農(nóng)村長大的我,內(nèi)心有一點自卑,看完信,我陷入了沉思,我不知該對張慧玲說些什么,猶猶豫豫了好幾天,我才鼓起勇氣給張慧玲寫了一封回信。
1976年,我在連隊表現(xiàn)突出,連里派我到師教導隊參加了學習,我在師教導隊學習期間,見到了張慧玲,她還請我吃了飯,后來我聽師教導隊的教員說,張慧玲父親是我們部隊一位首長,這讓我心里又猶豫了起來,我開始有意和張慧玲保持距離。
張慧玲見我有意疏遠她,心里很不高興,我從師教導隊學習歸來,沒多久就提了干,得知我提了干,張慧玲來到連隊看我,我不能避而不見,請張慧玲吃了飯。
1979在連長撮合下,我和張慧玲談起了戀愛,交往兩年后,張慧玲帶我見了她父母,張慧玲父母很和藹可親,沒有一點架子,首長對我也很滿意,1981年年底,我和張慧玲領(lǐng)證結(jié)了婚。
如今我和妻子都已經(jīng)退休,我們晚年生活過得很幸福,我很感謝妻子,一路走來,妻子給予了我很多支持和幫助,從農(nóng)家子弟到干部退休,我靠自己的努力改變了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