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水淹七軍的捷報傳到成都,劉備激動得一晚上沒睡著。
可誰也沒想到,就在半年后,這座讓曹操都嚇得要遷都的荊州城,竟被東吳呂蒙帶著幾船扮作商人的士兵給端了老窩。其實,造成關羽結局的原因,就跟打麻將似的,關羽手里明明握著四個"混兒",偏偏當廢牌給扔了。
這可不是瞎說?!度龂尽防锩髅靼装讓懼瑒淙氪ㄇ敖o二弟留了四個人才:潘浚、郝普、習珍、習宏。這幾個名字現(xiàn)在聽著耳生,當年在荊襄地界可是跺跺腳就能震三震的人物。特別是那個潘浚,年輕時候在劉表手下當過江夏太守,連曹操都夸他是"荊楚之杰"。
被當抹布使的"活地圖"
先說郝普這個老實人。諸葛亮臨走前千叮嚀萬囑咐,讓他守著零陵郡這個糧倉。結果關羽北伐時跟抽水機似的,把零陵守軍抽得只剩老弱病殘。后來東吳大軍壓境,郝普站在城樓上看著底下黑壓壓的吳兵,急得直拍大腿:"關將軍要是給我留三千精兵,我能讓呂蒙在這啃半年土!"最后實在沒法子,為了滿城百姓不遭屠戮,只能開城投降。
這事兒聽著憋屈吧?更憋屈的還在后頭。東吳那邊倒是對郝普客客氣氣,孫權親自給他擺酒壓驚。后來有人看見郝普在吳國當官時,書房里常年掛著零陵郡的地圖,逢人就說:"這塊地界哪里能伏兵,哪里能屯糧,我閉著眼睛都能畫出來"。
把盟友氣成仇家的"嘴炮王"
要說最可惜的,還得數(shù)那個被關羽罵作"犬子"的潘浚。
建安二十四年秋天,諸葛瑾帶著孫權的親筆信來提親,想讓孫權的兒子娶關羽的閨女。關羽捋著長髯斜眼一瞥,張口就是:"虎女焉配犬子!"這話可捅了馬蜂窩,孫權好歹是坐斷東南的一方霸主,哪受得了這氣?
其實潘浚早就提醒過關羽:"東吳那幫人最要面子,咱們得順著毛捋。"可關羽偏不信邪,非但把潘浚的勸諫當耳旁風,還把他打發(fā)去管倉庫。后來荊州丟了,潘浚被東吳俘虜,孫權親自上門請他出山。您猜怎么著?這位爺帶著吳軍掉頭就把江陵城給打下來了,用的還是當年給關羽畫的城防圖。
兄弟倆的"絕地求生"
習珍、習宏這對兄弟更是一把辛酸淚。
他們守著零陵北邊那片山地,本來是易守難攻的好地方??申P羽北伐那會兒跟催命似的,三天兩頭來調(diào)兵。習珍捧著調(diào)令直嘆氣:"我這山里就五千兵,您非要抽走四千,難不成讓我?guī)е习傩漳娩z頭守關?"
后來東吳大軍真來了,習珍帶著剩下的一千多士兵鉆山溝打游擊。最慘的時候,糧食吃光了就挖野菜,箭射完了就扔石頭。撐了足足三個月,最后被吳軍圍在懸崖邊上。"說完就要抹脖子,還是他弟弟習宏死命攔著,這才留下條命。
諸葛亮的"后悔藥"
等到荊州失守的消息傳到成都,諸葛亮看著戰(zhàn)報直拍桌子:"云長啊云長,你怎么就......"話沒說完,眼淚先下來了。外人不知道的是,這四個被關羽當抹布使的"奇才",原本都是諸葛亮親自考察過的寶貝疙瘩。
后來諸葛亮六出祁山時,有次喝醉了跟姜維掏心窩子:"要是當年二將軍肯聽潘浚半句話,咱們現(xiàn)在北伐的糧草能省一半!"這話可不是瞎說,您看后來東吳拿著荊州當跳板,水軍戰(zhàn)船順著長江直插益州腹地,把諸葛亮愁得頭發(fā)又白了好幾根。
歷史沒有"如果"
現(xiàn)在咱們站在上帝視角看,關羽要是稍微收著點脾氣,把這四個"奇才"當人看,荊州能不能守???要我說啊,至少能多撐個三年五載。
更關鍵的是人心。后來投了東吳的荊州官員說漏嘴:"當初我們要不是寒了心,哪能開城開得那么痛快?"這話聽著扎心,可細想想還真是這么個理兒。那些被關羽罵作"酸儒"的士族老爺們,手里攥著多少佃戶私兵?真要擰成一股繩,呂蒙那幾船"商人"怕是連碼頭都摸不著。
現(xiàn)在去荊州古城墻根兒底下溜達,還能聽見老輩人講故事。說每到陰雨天,江面上就會傳來戰(zhàn)馬嘶鳴聲,那是關二爺帶著周倉巡江呢。
可要是仔細聽,里頭還夾著幾聲嘆息,有人說那是潘浚在后悔,有人說那是郝普在罵娘,再有本事的人,也架不住把幫手當累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