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晚,一則來自法國奢侈品牌*奧(Dior)的警示短信,如同一顆巨石投入平靜湖面,在中國消費者群體中激起千層浪。
短信內容顯示,*奧在5月7日發現外部人員非法入侵其數據庫,致使部分客戶個人信息外泄。這場涉及頂級奢侈品牌的數據泄露事件,不僅撕開了企業安全防護的脆弱面紗,更讓公眾對高端消費背后那層看似堅不可摧的隱私保護機制產生了強烈質疑。
數據泄露細節:隱私邊界被無情突破
從目前調查進展來看,在國內收集的受影響客戶個人信息范圍之廣令人咋舌。最大可能泄露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別、手機號碼、電子郵箱地址、郵寄地址、消費水平、偏好,以及客戶可能已向官方提供的其他信息。不過,值得慶幸的是,被訪問的數據庫中不包含諸如銀行賬戶詳情、國際銀行賬戶號碼(IBAN)或信用卡信息等財務信息。
*奧在短信中明確表示,初步調查顯示此次事件是由數據庫遭受未經授權的訪問所致。同時,官方也給出了貼心建議,提醒客戶對任何可疑通信(短信、電話、電子郵件)都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勿打開或點擊來自不明來源的通信或鏈接,更不要輕易透露驗證碼、密碼等敏感信息。若收到任何以*奧名義發送的可疑信息或聯系,務必咨詢官方客服中心。
泄露的信息是否屬于“個人信息”或“敏感個人信息”01
根據中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以下簡稱“《個保法》”)第四條的規定,“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其他方式記錄的與已識別或可識別的自然人有關的各種信息,匿名化處理后的信息不在此列。在此次事件中,假設泄露的信息未經過匿名化處理,那么姓名、手機號、郵箱、地址等均屬于能夠直接識別個人身份的信息,顯然構成“個人信息”。
而《個保法》第二十八條進一步將“敏感個人信息”定義為一旦泄露可能導致人身、財產安全受到危害的信息,像生物識別、宗教信仰、特定身份、醫療健康、金融賬戶、行蹤軌跡等都屬于此類。本次泄露的消費水平、偏好等信息,雖未直接被法條列舉為敏感類別,但結合其可能被用于精準詐騙等場景(例如篩選高凈值用戶實施詐騙),可被認定為具有較高風險的個人信息。若將這些信息與其他數據(如消費記錄與住址)相結合,甚至可能構成“行蹤軌跡”,從而落入“敏感個人信息”的范疇。
值得注意的是,*奧強調未泄露銀行賬戶、信用卡等財務信息,但消費金額與偏好仍可能間接反映用戶經濟能力,其潛在風險不容小覷,必須謹慎對待。
深層原因剖析:數字化轉型下的數據安全困境
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企業如同置身于一片數據海洋,海量數據迅速集聚,信息開放程度持續擴大,數據價值愈發凸顯。然而,企業的數據安全意識與能力卻普遍滯后于其數據業務的發展,這就如同在高速行駛的列車上,安全裝置卻未能及時升級,隨之引發了大量過度采集、無序濫用、非法共享、惡意泄露等嚴峻的數據安全事故。
2021年,《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以及各行業、各地區的配套管理條例相繼出臺并施行,這無疑給企業戴上了數據安全保護的“緊箍咒”。接連不斷出臺的監管政策表明,過去那種“信息裸奔”的泛濫狀態必須畫上句號,唯有以安全筑底,才能保障數字經濟的良性發展。
隨著各項法律法規的頒布,對企業數據安全的合規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標準。但在大數據、互聯網、5G迅速發展的時代,企業很難脫離網絡開展業務。而諸如網絡黑客、木馬病毒、流量劫持等不斷變幻的網絡攻擊,使得企業網站信息數據泄漏和丟失問題日益嚴重。因此,保持網站的安全已成為企業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中之重。
應對之策:構建全面網絡安全防護體系
在互聯網環境下,網絡安全威脅如同幽靈一般,可能會從各個渠道滲透至企業網絡系統中。在不確定的網絡世界中,數安時代建議各互聯網企業加快建立全面的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在服務器、網絡、終端等多個渠道提升網絡威脅防御能力,防止數據外泄。其中,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就是要實現HTTPS加密。SSL證書是HTTP明文協議升級至HTTPS加密協議的重要渠道,是網絡安全傳輸的加密通道。為最大程度消弭數據泄露隱患,企業應盡快部署SSL證書,將網站、APP等升級至HTTPS加密,在數據傳輸層就對數據進行全方位保護,避免數據被泄露或篡改,同時也樹立權威的官方形象。
三層防護機制,筑牢數據安全防線
為了保證數據的加密性更強,傳輸更安全,在明文傳輸協議HTTP基礎上加入SSL證書,就能很好地提升數據的安全性,也就是HTTPS協議。HTTPS是當前應用最普遍的安全通信協議,可為企業網站提供三層堅固防護。
01
數據加密傳輸:
對交換數據進行加密處理,如同給數據穿上了一層“隱身衣”,避免他人窺視。這意味著用戶在瀏覽網站的期間,當用戶與網站進行數據交換時,第三方無法跟蹤及竊取其中的數據。
02
完整性保護:
確保數據交換的完整性,如同給數據加上了一把“防偽鎖”。數據傳輸期間,第三方無法通過任何工具檢測或篡改已受保護的信息數據,從而保障數據真實完整、防篡改。
03
身份驗證:
幫助用戶辨明網站的真實身份,如同給網站頒發了一張“身份證”。用戶可據此免受中間人攻擊或誤入釣魚網站,建立用戶對網站真實性的信任。
在數字化時代,數據安全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奧數據泄露事件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各企業應從中吸取教訓,加強數據安全防護,共同守護用戶的隱私安全。
新聞素材綜合中國新聞社、中新經緯、新黃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