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首次在定西市發現巖畫?!?月13日,在臨洮縣中鋪鎮考察巖畫時,蘭州財經大學教授、巖畫專家高啟安這樣說。近日,有讀者來電說在中鋪鎮發現巖畫,記者立刻聯系到省內巖畫研究專家,對巖畫進行了初步考察。
深山里發現巖畫
12日,臨洮縣地方文化研究者告訴記者一條線索,在臨洮縣的中鋪鎮地界發現了巖畫,并且發來照片。雖然是手機拍攝,但是可以確定就是巖畫。上面清晰地描繪了多種動物形象,其中,有類似羊、牛等圖案,線條生動地勾勒出其身體輪廓、犄角等顯著特征。
記者聯系到巖畫的發現者師東海,他說10年前路過這條山溝時看到山勢比較獨特,就爬上去觀看,在山崖上發現了巖畫。當時他沒有對其他人說,直到最近他才告訴了朋友,覺得如果巖畫有價值,可以進行保護研究。該巖畫所在位置較為偏僻,位于中鋪鎮邊上的一條山溝里。
當記者得知中鋪鎮政府相關工作人員準備第二天前去察看時,便與他們聯系一同前往。同時,記者約請了蘭州財經大學教授、巖畫專家高啟安同往,多年專注巖畫研究的他看到照片后頗為激動,認為這應該是一個有價值的新發現。高教授又聯系了巖畫學者、蘭州財經大學龐穎教授,一起去中鋪鎮實地考察。
“老馬識途”找到巖畫地點
13日上午,記者與高啟安、龐穎兩位教授一起前往中鋪鎮,在中鋪鎮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發現巖畫的山溝里。由于附近無人居住,巖畫的具體位置非常難找。按照發現者師東海的描述,工作人員在一處比較陡峭險峻的山下停車觀看,覺得此處與師東海說的地方相似。高啟安教授對周邊觀察了一陣說,根據他多年的考察經驗,古人刻巖畫有一定的規律,旁邊的山很像有巖畫的地貌,于是大家決定先上去看看。
年近七旬的高教授一馬當先向高處走。這是一片碎石坡,非常陡險,并且沒有路,大家手腳并用,慢慢地往上爬。當其他人還在半坡時,沖在前面的高教授大聲喊道:“找到了,就在這里!”
在距離溝底約300米處的一個大石崖上,果然看到一幅巖畫,上面的動物形象清晰可辨,有牛、羊和一些不認識的動物,還有一些方格形的圖案等。
畫法比較獨特
高啟安和龐穎兩位教授對巖畫做了測量、定位。經過一番仔細察看、辨認,高啟安教授說,這幅巖畫意義非常重大。甘肅是巖畫大省,巖畫是甘肅的寶貴文化財富,但是絕大多數巖畫都在河西走廊,比如肅北、肅南、敦煌、永昌、古浪、景泰等地,基本上處在絲綢之路一線,然后就是黃河東邊的平川、靖遠,這些地方是甘肅省主要的巖畫區域。在黃河流域的中上游地區,就是景泰縣以東,只在甘南州有一部分,在臨洮縣是第一次發現巖畫。而且巖畫非常精美,上面有的畫法十分罕見,用漩渦狀表現牛的肌肉,使牛看上去肥滿、健壯,造型非常好。通過初步辨識,巖畫上還有虎、狼、豹、鹿和其他一些形象,具體情況還需要繼續研究確定。盡管巖畫的年代暫時無法確定,但此次發現非常重要。臨洮縣是馬家窯文化的發祥地,巖畫表現的是古人的信仰、生活場景,巖畫與彩陶兩者之間是有一定關系的,通過研究,如果能和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聯系起來,那它的意義將是非常重大的。
龐穎教授介紹,從巖畫上看到漩渦狀的牦牛,這在甘肅省是首例。而牦牛巖畫在蘭州周邊也僅有兩例,一個是白銀市,再一個就是臨洮縣的這次發現。此外,巖畫上的棋盤格式的牦牛,也是甘肅省首例。雖然這幅巖畫上動物不多,但是其中表達的含義很特殊,一些藝術的畫法,表現技法在甘肅省巖畫中是不常見的。可以說,臨洮的這幅巖畫還是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目前,巖畫的發現已經引起臨洮縣政府的重視,相關的保護、研究工作將相繼展開。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彭維國 通訊員 袁鵬 文/圖
責任編輯:王旭偉
來源: 蘭州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