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的小曾站在校門口,身后停著那輛讓他引以為傲的火星皮卡7。陽光灑在黃色的車身上,反射出金屬特有的光澤。這輛火星7已經陪伴他走過了30000公里的路程,從炎熱的嶺南到零下38度的漠河,從校園的日常到驚險的越野探險。每當手指觸碰到方向盤上那些細微的磨損痕跡,他都能想起與這輛車共同經歷的每一個難忘瞬間。
作為一名交通運輸專業的學生,小曾對汽車有著超乎尋常的熱愛。這份熱愛源自家族傳承——爺爺是新中國第一代汽車兵,父親是擁有30多年駕齡的老司機。從小在發動機的轟鳴聲中長大,小曾血液里流淌著的,是對速度與自由的渴望。而火星7的出現,恰好滿足了他對理想座駕的所有想象:硬朗大氣的外觀、出色的越野性能、以及作為民族全尺寸皮卡的獨特身份。
初識:一見鐘情的硬核“大”伙伴
去年8月,小曾第一次在4S店見到火星7的場景至今歷歷在目。那天廣州下著小雨,展廳里停放的黃色火星7在燈光下泛著冷峻的光芒。近2.1米的車寬、近5.8米的車長,配上粗獷的前臉設計和方正的車身線條,威猛的樣子讓這輛車在眾多車型中顯得格外醒目。小曾繞著車子轉了三圈,手指不自覺地撫過隆起的輪眉和結實的龍門架。
"這車太適合我們家了!"父親的一句話道出了全家人的心聲。家里已經有一輛城市SUV,但每次全家出游時,野炊裝備、自行車總是塞得滿滿當當。火星7的超大貨箱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將近1.8米長的貨箱足以放下全套露營裝備和兩輛山地車。
提車那天,小曾既興奮又忐忑。雖然考取駕照已有段時間,但面對這個"大家伙",他還是有些發怵。父親看出了他的顧慮,主動承擔了把車開回家的任務。一路上,小曾坐在副駕駛,認真觀察著父親的操作。火星7搭載的48V混動系統,讓整車在起步時異常平順,完全顛覆了他對柴油車的認知。
去年8月,剛提火星7的那段時間,小曾其實還不太敢開車。新車在家里停了整整7天,他每天都要看好幾回——摸摸方向盤,研究研究中控,卻始終沒勇氣真正開上路。 直到暑假即將結束的一個午后,對駕駛的渴望終于戰勝了恐懼。小曾一咬牙按下啟動鍵:"不管了,說走就走!"就這樣,他帶著生澀的車技,戰戰兢兢地駛向了廣州郊外。
相知:雙影成行的“全”能摯友
開著火星7,小曾先到花都的森林公園練了練手,短暫休整后,又壯著膽子繼續往從化開。沒想到途中遭遇了傾盆大雨,密集的雨點砸在擋風玻璃上,新手司機的緊張感又回來了。但火星7穩穩的表現讓他漸漸放松下來——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反而成了他們默契的開始。當最終安全抵達目的地時,小曾已經徹底愛上了這種自由馳騁的感覺。
而此次出行,對小曾而言充滿了人生第一次的突破——第一次沒有老司機陪同獨自上路,第一次自駕出游,第一次獨自入住酒店。而這一切的勇氣,都源自火星7給予他的底氣。"是它讓我邁出了第一步。"小曾回憶道。首戰告捷后,他信心倍增,決定繼續北上。途經江西、福建、浙江等地的旅途中,最驚險的莫過于在粵閩交界處,誤入前不久剛被洪水摧毀的縣道。泥濘不堪的路面、隨處可見的山體滑坡痕跡、剛被推土機清理過的塌方路段,無不考驗著車輛的性能。但這些都沒能阻擋火星7前進的腳步,全地形輪胎在濕滑路面上牢牢咬住地面,240mm的超高離地間隙確保全程無托底,穩健的底盤調校讓車身在惡劣路況下依然穩如磐石。正是火星7這份可靠的越野性能,最終帶領他穿越了這片洪毀區域。
最有趣的插曲發生在福建境內。一段國道因施工半封閉狀態,導致車輛嚴重擁堵,現場卻看不到任何工作人員。小曾取出反光背心穿上,主動當起了臨時交通指揮員。火星7方正硬朗的外形,加上黃色車身,讓過往司機都誤以為是工程搶險車輛。直到交警趕到時,還驚訝地問他是哪個單位的。"我就是個路過的學生。"小曾的回答讓警察哭笑不得。
相守:極寒與危急考驗下的忠誠衛士
今年1月的東北之行,是小曾與火星7面臨的最大挑戰。為了體驗真正的寒冬,他特意選擇了中國最北的漠河作為目的地。出發前,父親特意為火星7換上了雪地專用輪胎來應對東北的極寒環境。
零下38度的漠河,整個世界都籠罩在白色的寒氣中。小曾裹著厚厚的羽絨服,手指剛觸碰到車門把手就被凍得生疼。更讓人擔心的是,火星7能否在如此極端的低溫下正常啟動。當他按下啟動按鈕時,柴油發動機發出幾聲沉悶的咳嗽,隨即爆發出有力的轟鳴——火星7沒有讓人失望。
在前往漠河的路上,積雪深厚,普通車輛早已歪歪扭扭打滑,而火星7卻如履平地。切換到雪地模式后,電子系統會主動抑制動力輸出,防止輪胎打滑。即便在坡度較大的林區道路上,四驅系統也能精準分配扭矩,讓車輛穩穩爬升。
東北之旅還是有小插曲發生了。從漠河出發的清晨,氣溫驟降,柴油被凍得結結實實。小曾立刻撥通了福田汽車的24小時救援電話。令他意外的是,總部客服很快就接通了電話,并迅速聯系了哈爾濱地區的技術專員遠程支援。在專員的指導下,他使用隨車配備的燃油添加劑解凍油路,同時耐心等待發動機回暖。2小時后,氣溫回暖車輛得以重新啟動。這段插曲讓小曾深有感觸:這次經歷讓小曾深刻體會到,一輛好車不僅要看性能,更要看背后的服務體系。
回到校園后,火星7成了小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班里一位女生在樓梯間崴了腳,疼得無法行走,醫務室建議立即送醫院檢查,作為班長小曾二話不說,開著火星7將同學送往醫院。寬大的后排空間讓傷者能平躺休息,出色的底盤調校在濕滑路面上依然穩健,最終安全及時地將同學送到了醫院。那一刻,他真切地感受到,火星7不僅是出行工具,更是值得信賴的伙伴。
小曾作為校紅十字會的一員,在參加校運動會醫療保障時,再次展現了火星7多功能實用性。折疊后排座椅后,輕松放下了擔架、急救箱等設備。活動結束后,同學們都對這輛"能裝又能跑"的火星7產生了濃厚興趣。"原來皮卡可以這么酷!"這是小曾最常聽到的評價。周圍的同學們對火星7的喜愛超乎想象。每次火星7停在學校,總會有好奇的同學圍著車子打量;晚上休息時間,經常有其他班級的同學跑來詢問火星7的信息。小曾很樂意分享自己的用車體驗:"百公里5個油、14.6英寸超大中控高清顯示屏、12.3英寸全彩數字液晶儀表語音控制導航系統、后排座椅的舒適度很強......"這些真實的體驗讓很多同學改變了對皮卡的刻板印象。
成長的見證與未來的遠征
在小曾的手機相冊里,收藏著數百張與火星7的合影:在江西的油菜花田前,在漠河的皚皚白雪中,在校園的梧桐樹下......每一張照片背后,都是一段難忘的故事。火星7不僅改變了他的出行方式,更重塑了他的性格與人生軌跡。
與火星7朝夕相處的300多個日夜,小曾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變化。曾經那個給陌生人打電話都會臉紅的男孩,如今可以自信地在公開場合分享自駕經歷;曾經做事躊躇徘徊的性格,現在變得敢想敢做。這種蛻變,火星7功不可沒。
"當你駕駛著這樣一輛車,經歷過各種極端路況的考驗后,生活中其他困難就顯得不那么可怕了。"小曾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每次坐進主駕,握著方向盤的感覺都像是在提醒他:人生就像越野,重要的不是終點,而是征服每一個障礙的過程。
對于未來,小曾有著更宏大的計劃——與火星7橫跨亞歐大陸。"從廣州出發,經滿洲里進入西伯利亞,穿越貝加爾湖,最后抵達德國。"在地圖上,他已經用紅筆標出了這條夢想路線。火星7出色的低溫性能和可靠的品質,讓他對完成這個壯舉充滿信心。
正如他在社交媒體上寫的那樣:"有些車只是代步工具,而火星7是生活的拓展者。它帶我去了從未想過能去的地方,做了從未想過能做的事。19歲的青春本該如此,不被定義,勇敢向前。"
如今,每當夜幕降臨,小曾總喜歡坐在火星7里,望著校園的星空。發動機已經熄火,但心中的那團火卻越燒越旺。他知道,在火星皮卡7的陪伴下,還有更多未知的精彩等待他去發現,而屬于他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