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海軍牡蠣灣分遣隊(Naval Detachment Oyster Bay),是菲律賓海軍巡邏艦、護衛艇、海軍陸戰隊玻璃纖維艇和在南海作業的補給資產的所在地。
據海軍學院新聞網站5月15日報道,計劃在今年6月底或7月之前,從華盛頓獲得100至500萬美元的資金,用于開發維修基礎等設施,以支持“東道國船只”。
根據美國政府發布的一份通知,該設計建造項目旨在建造一個配備便攜式5噸龍門起重機的設施,以移動24英尺(約7.3152 米)的船只和其他的常規船只。
該項目還包括兩個可用于舉辦會議或存放設備的多功能室,以及修復牡蠣灣現有船只下水道的額外工作,投標稱該船只下水道太陡峭,無法適當容納船只。
美國將通過建造船只維修和保養設施,升級在南海行動至關重要的菲律賓軍事基地,包括為第二托馬斯淺灘(即中國仁愛礁)等有爭議島礁海域執行補給任務。
據開源的情報資料表明,菲律賓海岸警衛隊的巡邏艦和菲律賓漁業和水產資源局公務船,在與中國海警巡邏艦在仁愛礁、黃巖島、仙賓礁、鐵線礁、鱟藤礁等島礁附近海域的對峙中,發生了海上碰撞和水炮的襲擊,有多艘300噸的“帕羅拉” 級巡邏艇和180噸的“拿督卡巴約” 級公務船受損,導航和通訊設備癱瘓以及發動機動力的中斷。
美國出資幫助菲律賓維修受損的巡邏艇、公務船、玻璃纖維艇,就是要提高菲律賓海警、漁政甚至是海軍陸戰隊船只的出勤率,蠱惑菲律賓在南海黃巖島等島礁海域挑釁中國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破壞中國和東盟合作來之不易的南海的穩定與和平,司馬昭之心可謂昭然若揭。
據悉,針對中國在南海的領土和海洋權益的主張,很多是具有戰略意義的菲律賓海軍牡蠣灣分遣隊來執行的,只是執行相關任務期間披上了菲律賓海警和漁業和水產資源局工作人員的外衣而已。
牡蠣灣分遣隊駐地,位于巴拉望島西海岸,與從公主港和其他地點出發的長途航行相比,菲律賓海軍陸戰隊員可以直接進入南海中菲有爭議包括黃巖島等島礁在內的水域。
此前,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就曾報道稱,馬尼拉考慮將欠發達的牡蠣灣基地移交給美國海軍陸戰隊使用。2023年2月9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師長本杰明·沃森少將和第3師師長杰伊·巴杰隆少將 ,兩人參觀菲律賓巴拉望島烏魯甘灣海軍分遣隊牡蠣基地。據此研判菲媒報道的相關消息,恐怕就不是空穴來風,可謂無風不起浪。
現在,菲律賓已在牡蠣灣建造的碼頭,配有彈藥庫幾艘菲律賓海軍陸戰隊高速突擊艇和美國在2023年移交給菲律賓海軍的2艘300噸級的“旋風”級巡邏艦。
另有美海軍提供的可執行情報、監視和偵察任務4艘T-12“蝠鲼”自主式無人水面艇和具備通信中繼等功能的1艘“魔鬼魚” T-38無人水面艇,以協助菲律賓海軍在南海的挑釁。
此外,牡蠣灣新建的碼頭,能夠停泊菲律賓海軍現役的1.1萬余噸的“塔拉克”級船塢登陸艦和4200噸的“巴克洛德城”級登陸艦和4000噸級LST-542級坦克登陸艦,加強了菲律賓海軍在南海的后勤保障能力以及兵力和作戰裝備的投送能力。
在挑釁中國南海利益上,菲律賓軍方獲得了美軍方的出謀劃策。“阿云金” (Ayungin)特遣隊,由15名左右的美國軍人組成,目前駐扎在菲律賓巴拉望島。
主要目的是向菲律賓提供海上行動指導,提高美菲情報互操作能力,增強有人和無人軍事設備協同運作的能力并向菲律賓海軍陸戰隊提供人員培訓。
“阿云金” 特遣隊,還與菲律賓武裝部隊西部軍區定期舉行訓練演習,內容涉及菲律賓向在仁愛礁坐灘并非法滯留的57“馬德雷山”號坦克登陸艦提供人員輪換和物資補給。
美國出資幫助的牡蠣灣項目,盡管不屬于美菲簽署的共同防務條約的九個軍事基地,但是它靠近南海和呂宋海峽海上對峙的潛在爆發點,中方仍需對其保持高度警惕,防止菲律賓海軍陸戰隊從牡蠣灣前來挑釁黃巖島,以及未經中方同意偷偷摸摸地借補給之名試圖挾帶鋼筋水泥加固那艘在仁愛礁非法坐灘的破舊登陸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