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用15分鐘,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消化內科/內鏡中心主任王雨田團隊就把一個小小的支架置入患者徐偉(化名)的十二指腸及空腸上段。這是該院內鏡減重門診開診后完成的首例胃轉流支架置入術。
徐偉35歲,體重250多斤,BMI超39kg/㎡,合并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等代謝疾病,曾嘗試過節食、運動等方法,但收效甚微。面對日益嚴重的肥胖問題,他上月前往孟超腫瘤醫院內鏡減重門診尋求幫助,期望控制體重,改善健康狀況。
綜合評估后,王雨田主任團隊為其在無痛胃鏡下成功實施胃轉流支架置入術。對于該技術減重的原理,王主任給出了生動的解釋:腸道就像“食物加工流水線”,支架放置的位置是工廠里最“勤勞”的“營養吸收車間”,專門負責把吃進去的食物,尤其是碳水、脂肪、糖分分解成營養物質,然后通過腸壁吸收。胃轉流支架在這條流水線上裝了一段“隔離膜”(長60厘米的高分子聚合物薄膜),形成一個“快速通道”,食物直接順著“通道”快速往下走,跳過了原本最活躍的“營養吸收車間”,減少了熱量和糖分的大量吸收。
更關鍵的是,這個“隔離操作”還會發信號,讓身體減少分泌“促進脂肪儲存”的激素,同時激活后半段腸道分泌“讓人有飽腹感、調節血糖”的激素,原本“瘋狂囤貨”的模式變成了“按需吸收”,血糖、血脂、脂肪肝等問題也會跟著好轉。
不過,這個支架通常在術后3個月內通過無痛胃鏡取出。臨床數據顯示,大多數人接受治療后三個月內能減重10公斤左右。
術后,王雨田團隊持續跟蹤徐偉的恢復情況,進行科學的飲食管理。第20天,他已健康“甩肉”30斤。復查顯示,他的血壓、血糖等各項生理與生化指標也逐漸改善。
目前,在肥胖及代謝疾病管理領域,臨床針對不同肥胖程度及健康需求,已形成藥物治療、外科手術、胃轉流支架置入術等多元化的減重治療體系。隨著國家“體重管理年”專項行動的推進,更多像胃轉流支架置入術這樣的創新技術將為肥胖患者提供精準化選擇,推動肥胖從“難治性疾病”向“可管理慢性病”轉變。
患者20天前后對比照
不過,王雨田也強調,該技術更適用于BMI≥25kg/㎡且合并代謝異常(如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或BMI≥30kg/㎡的肥胖者,并不是所有人都適用,需要經過醫生嚴格的評估。普通偏重人群更應該關注生活方式的改變來減重,而不是依靠各類手術途徑。此外,通過手術減重的患者術后也需要進行科學的飲食管理來維持體重,以免體重反彈。
原標題:《15分鐘放個小支架,250斤小伙20天甩肉30斤,黑科技減肥適合哪些人?》
欄目編輯:陸梓華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左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