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寧奔向青海湖,開啟一場探秘高原湖泊與祁連山羈絆之旅。
早晨,吃了羊肉湯,車子就開始駛出西寧市區,向青海湖進發。西寧也越來越繁華,在長長的湟水河谷地帶,很多成片的高樓崛起成森林,顯示了這座城市因為人口的聚集而變得生機勃勃。
我曾經去過青海湖邊,見過那一汪水。現在,離開了西寧市,車子沿著高速走得很快。我和其他人不一樣,如果初次來到西北地區,總是會被西北地區的那種遼闊、寂寥、蠻荒的景象所震驚。可我是西北人,對這樣的景觀很熟悉,對窗外的那些山嶺、丘陵、河谷和樹木、草地熟視無睹,漸漸會覺得單調,而變得視覺疲憊。海拔在升高,似乎有一陣子耳朵有耳鳴的感覺。張嘴打了一個假哈欠,這就像是飛機在上升和下降過程中的氣壓變化所導致的耳朵不適。
我們抵達了湟源縣,從這里,有兩條路都可以通往青海湖。一條是向西北方向走,沿著一條省道能到達海晏縣,這就要走青海湖的北岸。還有一條路,就是向西南方向走,抵達共和縣,但在未抵達共和縣之前,要在倒淌河這個地方走青海湖南岸的省道,可貼著青海湖邊一路西行。
朋友說,下一站是茶卡鹽湖。茶卡鹽湖必須要好好看一看。那從青海湖到茶卡鹽湖,走南岸要近一些,沿著青海湖邊有一條省道,可以一直走到茶卡鹽湖。我說,那我們就走南岸好了,這樣照樣可以看到最美的青海湖。
朋友說,可走南岸的話,想看祁連山,就要隔著青海湖眺望了。因為剛察縣和天峻縣正好在祁連山的南部群山之中,可以遠距離地感受祁連山。我笑言,那隔著青海湖,遙望遠處的祁連山不也很好?我很熟悉祁連山脈的走勢,其實共和縣也是在祁連山系中的青海南山之中。所以,我們也在祁連山中行走。于是,最終方向就這么確定了:向著青海湖的南岸而行。
這一條道路叫作倒湖茶公路,也就是從倒淌河到青海湖邊再到茶卡的公路,是一條并不寬敞的小路。走在公路上,雖然不是高速,但路況不錯。高原上,汽車沒有那么多。自駕游的車子占大部分,我想,他們都是環繞甘青大環線在自駕游嗎?看著一輛輛,或者三五輛車子所組成的車隊和我們交錯而過。遠看近看,那青海湖就像是祁連山的一面鏡子,安靜地躺在祁連山系的中心地帶,保守著祁連山的秘密。這是一塊巨大的藍寶石,在天空之下和祁連山互相映襯。青海湖可以說是祁連山的腹部最為神秘亮麗的存在。
在地圖上,青海湖呈現出不規則的橢圓形狀,很像是攤煎餅的時候,把面糊糊往鐵鍋鍋面上一攤,那面糊糊流散開來所形成的自然流體狀態。這是我在多次詳細勘察青海湖的實地和地圖之間的關系時聯想到的。在北京,經常吃煎餅,煎餅都是現攤的,我站在那里,店家把面糊糊向平面大鍋上一倒,面糊糊流散開來,就是一個青海湖。想到這里,我笑了。青海湖呈西北、東南走向,和祁連山山系的軸線走向是一樣的。除了布哈河,還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河流,從西面、南面和北面的山脈中間,在夏季不斷注入湖中,為青海湖補充很大的水量。
到了中午,車子抵達青海湖的湖邊。我們下車,踩著草地緩坡,向青海湖走去。青海湖由于面積很大,幾乎就像是海一樣,完全可以用浩瀚來稱呼和形容它。下車走到青海湖邊,可以看到,現在的云彩很低,這是高原上云彩的特點,就是壓著頭頂一樣那么低矮。也難怪,現在我們在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那些巨大的、翻滾著的云彩掠過頭頂,在湖面上投下了巨大的陰影,形成了移動的暗花。我能看到遙遠處的海心山,海拔約3266米。湖面上,遠遠近近飛翔的水鳥和季候鳥類特別多。岸邊棲息的肯定是小型水鳥多。朋友告訴我,在青海湖的西岸布哈河水注入青海湖的地方,有一大片的濕地,還有一座鳥島。
青海湖是祁連山造就的。沒有祁連山上的冰川、冰雪融水所形成的河流的注入,青海湖是不可能形成的。所以,假如青海湖有性別,我覺得,她就是祁連山的女兒。假如祁連山是一位女性,那么,青海湖就是祁連山的身體上佩戴的寶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