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11天,日均奔馳三四百公里。
在河西走廊茫?;脑校瑢ふ掖蟮氐募姺鄙?,是種什么樣的體驗?
跟隨下方視頻,一起看看我們的出片表現……
“買相機送手機”,雖然是一句戲談,但足夠說明這幾屆Ultra的升級重點——影像。
藍廠更是其中典型中的典型,上一屆的影像“滅霸”長焦瘋狂進化后,這一屆vivo把重點放在了主攝上。
但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solo主攝,而是“我全都要”式的三主攝。
將「長焦+超廣角+主攝」的經典模式,爆改成三主攝組團出道,從光學、芯片到算法一條龍垂直整合后,vivo的這一屆超大杯影像實力到底怎么樣?
帶著好奇,我們奔赴河西走廊來了一場尋覓之旅。
對大眾來說,這里似乎總是一片蒼茫黃沙,但我們想用鏡頭捕捉下這里不單調的風光、金黃之外的多彩。
只有真正來到河西走廊的人,才能明白這里的天地,從來沒吝嗇過筆墨。
這里有高原鹽湖一般的碧藍,純凈的冰雪融水,將長波的紅、黃光吸收殆盡,只留下天空般的一汪湖水。
這是河西走廊生機的來源,由此上溯,造就它的正是億萬年前的板塊碰撞。
印度板塊與亞歐大陸的摩擦,將高原不斷抬升,造就了一串連綿的山脈,劇烈的地質運動也將地底深埋的錳、鐵等元素翻出地表,造就了這里的丹霞紅、墨峰黑、雪山白。
祁連一線,連綿蜿蜒,以巍巍山體攔截下西風帶最后的水汽,其冰川、積雪,滋養出了整條古絲路的生機,與這里難以數盡、難以用片言概括的色彩。
整個旅程中,我們強烈的感受到了河西走廊大漠之外的切面,那些多元、濃厚、豐富的一面,濃烈地向我們強調著——河西走廊這條聯通東西、傳驛千年的道路上,燦爛始終在流動。
尋覓之旅,尋的具體是什么很重要!
因為這里實在是太復雜、太全面了,有人說“不到河西走廊、不知天地之遼闊”,漢代的張騫可能也深有同感。
河西走廊,集結雪山、冰川、綠洲、戈壁、雅丹、丹霞……諸多地貌于一身,是名副其實的“地貌濃縮帶”,千年以前它就已經借此揚名了。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八百里祁連,在唐詩中強勢出鏡。
漢唐至今,在這里遺留下密密麻麻的關隘、古寺、石窟……形成了一條“古跡聚居帶”。
來到這里,我們還get到了一條冷知識——中華56個民族,甘肅有55個。
而占據本省過半領土的河西走廊不僅民族多元豐富,還有獨有的民族——源出「回鶻」的裕固族。
如此豐富的底色,導致盡管我們已經有個鮮明的主題——色彩,但是去哪里拍,依舊成了難題。
八百里祁連,哪座雪山最好看?無邊無際的大漠,哪里腳印少、安全、又方便出片?份量一個比一個重的古跡,哪里能拍、能拍好?從哪里開始出發,不同的景點之間怎么串連?一些景點沒有許可不讓拍怎么辦?
問題,一個接著一個來到了我們面前。
pick出拍攝地點、排好行程出發后,我們才發現前面的都是小怪,真正的大boss還藏在后面——天氣。
接連的陰沉天氣,讓本就不富裕的拍攝情況雪上加霜。
湖水不綠、沙漠沒有金燦燦的質感、山像被壓扁了立體感出不來、雅丹地貌像街口沒完工的建筑工地、剛剛萌芽的黃綠草原看上去慘淡一片……
天公不作美的大部分日子里,我們只能等。
絕佳的構圖、爆棚的手感,都要為天氣讓位,在凜冽干冷的狂風以及荒野時斷時續的信號里,唯一能做的就是——隨時準備開拍。
好在運氣總是守恒的,“荒廢”的時間以另一種形式回饋了我們。
盡管花了三天、跑了四五個點才拍到幾條湖泊的素材,但在轉場的路上,我們意外遇到了,一座比原定的黑山脈更黝黑、有氣勢的野山,順手完成了一項拍攝。
在最需要晴天的丹霞和沙漠,我們遇到了最好的天氣,迅速拍到了燦黃如金的沙漠和赤紅如霞的地貌。
在最后一個景點,天降大雪,為孟春剛剛開化的雪山又覆蓋了一層雪被,“拯救”了始終沒有拍到理想的雪山的我們。
盡管尋色之旅充滿意外:陰沉的天氣、突至的大風、漫長的路途,但一切焦灼和困頓在一片又一片開闊的天地面前,好像很快就都隨著車輪和風散去了,留下的只有鏡頭里的美景和心頭久久不去的震撼。
當然,回過頭來復盤這趟驚喜與意外并存的尋色之旅。
我們很難避開一個問題:全程用手機完成這樣一趟拍攝,體驗怎么樣?
首先最突出的答案,肯定是「輕便」,手機很輕,需要額外攜帶的增距鏡,也遠比相機鏡頭小巧輕便。
在拍攝奔馬的時候,感受尤其明顯,奔馳的馬群似乎有靈性,會明確避開攝影小哥的方向。要想近距離捕捉有張力的鏡頭,就必須“陪跑”抓拍。
來回跑的時候,真的會感謝vivo X200 Ultra的重量。
其次就是「省心」,拍攝全程,盡管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在沒有充電點的荒野里,我們也沒有愁過充電補能的問題,手機本身的續航就很能撐,加上充電速度很快,充電寶、車都能給它補能,就很方便。
這次我們總共準備了3臺vivo X200 Ultra,在航拍的時候,我們會把一臺手機架在飛機上拍俯瞰視角,一臺手機在地面拍攝,另一臺則用來連接航拍機器回傳畫面監看。
借助vivo的互傳功能,我們實時查看拍攝到的畫面,不必等每次降落再一一確認素材有沒有拍到位。
最后就是「靠譜」,vivo X200 Ultra的三主攝畫質表現、防抖表現都很不錯,出片率很高,幫我們保留住了明暗細節豐富,色彩細膩的畫面。
輕便、省心、靠譜三大特質匯聚,就是我們全部的體驗。
這次旅程中,我們時不時地會反思——我們以往是不是把創作的門檻看得太重、而太少輕裝上陣把精力留給發現世界的眼睛了。
影像主導感知的當下,每一代Ultra超大杯手機背后,都是廠商基于獨家認知對影像持續不懈的打磨。
或許有很多人在23mm和35mm之間猶豫,或許2.35倍的增距鏡對一些人來說是絕對的攜帶負擔,但起而行之的創新、不拘一格的突破,不正是我們愿意去相信和期待新機的緣由嗎?
不也正因如此,我們才有機會如此貼近河西走廊的曠野與日常,凝視那片古老土地上的多彩萬象嗎?
當然!也許設備無法定義自然,但借助vivo X200 Ultra的鏡頭,我們觸碰到了天地之間最本真的力量,看到了風沙深處,多樣燦爛的壯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