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激烈廝殺中,小鵬汽車不僅成功從ICU突圍,還悄然發生著質的變化。曾經那猶如“過山車”般的銷量情況,到如今連續6個月穩穩地突破3萬臺的表現,小鵬汽車展現出了極為引人矚目的堅韌與成長態勢。
隨著財務狀況持續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業內普遍覺得,小鵬汽車極有可能成為繼理想汽車之后,第二家實現盈利的新勢力車企。
翻開小鵬汽車最新一季的財報,數據十分亮眼。2024年第四季度,小鵬一掃前三季度的陰霾,實現營收161.1億元,同比增長增長43.2%。凈虧損逐漸收窄至13.3億元,虧損率下降到8.2%。相較于前一年同期,大幅度地收窄了60%。
值得一提的是,小鵬目前坐擁著超600億元的充裕的現金儲備,這為它的長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對比同期的蔚來汽車23.7億元虧損和零跑汽車10.2億元虧損,小鵬的財務指標正在穩步向好,向盈利目標加速靠近。
小鵬汽車的銷量表現同樣可圈可點。
今年以來,小鵬月均交付量穩定在3.3萬輛左右,連續6個月,保持在3萬臺以上。
在“蔚小理”這一飽受矚目的陣營中,不僅遠超蔚來汽車的月均1.5萬輛,也已經與理想汽車的月均3.8萬輛的銷量不相上下。
特別是小鵬X9上市之后,很快就在純電MPV市場里,占據了重要位置,連續好幾個月,都穩居細分市場的銷量第一。它每個月的交付量,一直都在8000臺之上,輕易地開啟了高端家用市場的大門,展現出極為強勁的市場競爭力。
這個時候,G6車型以及G9等車型,也在持續地貢獻著較為穩定的銷量,從而形成了能夠覆蓋25萬到40萬元這一區間的完整的產品矩陣,進而實現了產品之間的協同效應。
小鵬汽車的盈利路徑,正變得越發清晰,在其背后,隱藏著“規模效應”以及“技術外溢”的雙輪驅動模式。
一方面隨著銷量持續增長,小鵬的產能利用率大幅提升,規模效應逐漸顯現。
數據顯示,近一年來,小鵬單車,制造成本下降了約25%,毛利率從去年的12%提升到了當前的18%,這使得其盈利能力顯著地增強了。
另一方面,小鵬借助于全方位、深層次的自研能力,正以一種主動的姿態去精心布局技術輸出方面的業務。
繼與大眾集團達成深度合作后,小鵬的智能駕駛、電氣架構等技術正加速對外溢出,為其開辟了新的盈利增長點。
根據行業分析師的預測,技術輸出業務,有望在未來的三年,為小鵬帶來超過50億元的收入,從而助推其加快實現整體盈利。
當然小鵬汽車的前進道路并非一帆風順。
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傳統車企與科技巨頭的加速入局,都給小鵬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面對比亞迪那龐大的規模優勢以及華為所具備的卓越技術實力,小鵬務必得更進一步地明晰其差異化的定位。
好在小鵬在智能駕駛領域持續地投入,已開始見到成效。其XNGP智駕系統,被廣泛地認為是國內較為領先的量產智駕解決方案之一,順利地打造了技術壁壘。
除此之外,小鵬800V超快充技術的商業化應用,也為用戶帶來了差異化體驗,強化了品牌溢價能力。
從發展軌跡來看,小鵬汽車正在復制理想汽車的成功路徑:通過產品力的提升,穩定地推動銷量。借助規模效應,有效地降低成本,最終達成盈利突破。
業內預測,若小鵬能夠維持當前的增長勢頭以及成本控制能力,最快將在2025年底,實現單季度盈利,成為繼理想之后的第二家盈利的新勢力車企。
回望小鵬的發展歷程,從最初的單一轎車,到如今涵蓋轎車、SUV、MPV的全矩陣布局;從技術的追隨者,到在自動駕駛、智能座艙、高壓快充等多領域的技術引領者;從銷量的黑馬,到有望成為價值的標桿,小鵬汽車正在實現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蛻變。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下半場競爭里,小鵬汽車憑著產品力,技術力以及運營效率的全面提高,有望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嶄露頭角,成為新勢力車企當中的又一匹“盈利勁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