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營造全民守法氛圍,將普法工作融入群眾的日常生活。近日,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簡稱:通州煙草)普法志愿者團隊走進南山社區,圍繞防電信詐騙、真假煙鑒別、電子煙監管三大重點,為居民編制法治安全防護網。
“你好,是XX先生么,您上次咨詢我們的……”志愿者通過模擬詐騙對話,結合“退個人所得稅”“中獎退稅”“網絡刷單”“虛假投資理財”“冒充公檢法”等典型案例,揭露涉煙電信詐騙套路,尤其針對不法分子借助AI等手段冒充熟人進行詳細講解,提醒居民提高警惕,不輕易泄露個人信息,不隨意點擊陌生鏈接,遇到可疑信息及時撥打 110。市民張阿姨仔細閱讀宣傳資料道:“新的詐騙手段層出不窮,我們必須時時防范。”
“您看,咱們的真煙里拆開是沒有煙梗的……”“這是我們的舉報卡片,12313 熱線 24 小時在線,查證屬實有獎勵!”
志愿者對比陳列“李逵”與“李鬼”樣品,熱心的向群眾傳授真假煙鑒別技巧,如何通過觀察煙盒的封口、條形碼、激光防偽等手段來快速識別真假煙,現場教授了“看、摸、查、聞”四步法。同時,針對群眾提出的疑問,工作人員耐心解答,真正將真假煙鑒別變成了“實用課堂”,市民張先生表示:“以前只知道看包裝,現在知道每條煙都有對應煙草證號,學會查激光碼‘身份證’了。”
“別被它的口味迷惑了,危害可不比傳統卷煙小,部分不良商家還會銷售含有毒品成分的電子煙!”志愿者們向居民們展示造型各異的電子煙,將電子煙普法聚焦未成年人保護,詳細解讀《電子煙管理辦法》,呼吁家長共同筑牢“防火墻”。帶孫子逛廣場的王大爺主動拍照轉發:“聽你們這么一說,我才知道這小玩意危害這么大,一定不能讓家里的孩子碰啊!”
下一步,通州煙草將把此類“流動普法課堂”延伸至社區商超、校園周邊,通過“宣傳 + 實操 + 聯動”模式,構建“部門監管、商家自律、群眾參與”的良好法治氛圍。
(中國日報江蘇記者站 蒼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