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發病病因 排除遺傳因素,以下三類人群易患乳腺癌 1.超重或肥胖 2.長期抽煙、喝酒;經常服用含性激素的藥物、保健品;長期使用含有性激素的護膚品 3.生活不規律,長期熬夜,壓力大 張文濤提醒,早期乳腺癌的癥狀不明顯,常以乳房腫塊、乳房皮膚異常、乳頭溢液、乳頭或乳暈異常等局部癥狀為主,由于表現不明顯,非常容易被忽視。如有以上癥狀,建議立即就醫。
你知道2022年我國女性TOP10惡性腫瘤發病率第二是什么嗎?答案是乳腺癌!!(第一是肺癌) 經常聽到有姐妹說,氣得我乳腺都要增生了,也有人勸說有氣當場就散,保持乳腺暢通,生氣會導致乳腺增生,甚至增加乳腺癌風險嗎? 有專家指出,盡管情緒壓力可能導致,激素紊亂間接影響健康,但目前的研究結論尚不足以證實 生氣會導致癌癥,因此不用過度焦慮。 但是氣大 確實傷身,不論是一次性的暴怒,還是長期處于憤怒情緒或悶氣 中,都對身體不好。
近日,世衛組織發布報告指出,到2050年,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預計增長38%,年死亡人數可能上升至110萬例。吳女士就遇到了人生的難題,35歲的吳女士是湖北人,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三個月前一個早上她在穿內衣時突然,摸到一個腫塊,這讓她心里隱隱不安。丈夫立刻請假陪她到醫院檢查,然而檢查結果令人揪心,右乳浸潤性癌。吳女士的世界瞬間失去了色彩。然而,作為一名高知女性,她迅速調整心態,主動咨詢病情,了解到自己的乳腺癌分期較早,經過綜合治療可降低疾病對生命的威脅。然而,病灶較大且彌散性鈣化范圍廣,這意味著她可能需要切除整個乳房。“如果必須切除乳房,我寧愿不做手術!”乳房是身體的一部分,也是女性特質和自信的重要象征,這種可能的失去讓她備受煎熬。 就在她郁悶時,家人的關心和鼓勵,讓她重新燃起了希望。
北京積水潭醫院鄭州醫院、鄭州市中心醫院高新院區普通外科乳腺甲狀腺診療組陳國、張文濤醫師團隊詳細評估了她的病情,并充分了解她的心理需求后,為她量身定制了一套精準的治療方案。直接進行手術的結果并不樂觀,可以等待腫瘤體積縮小后,再行手術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新輔助治療 ,經乳腺彩超檢查發現,吳女士乳腺腫塊、腋窩淋巴結較前顯著縮小,大大提升了她對抗乳腺癌的信心,經過一段時間的身體調理,她決定接受手術治療。 簡單來說就是在盡可能切除癌組織,減少復發及轉移的同時,進行乳房即刻再造,吳女士選擇的是植入物再造。這樣既能清除病灶,又能最大程度保留乳房外形。 很多患者會有誤解:就是得了乳腺癌就必須要切除乳房,而且手術范圍越大越安全。隨著治療水平的提高,以及乳腺癌相關研究的發展,外科治療的理念也在迅速轉變。對于不能保乳的患者,也可以通過乳房重建 恢復乳房的美觀外形。這也是目前多數患者的選擇。 術后恢復期間,團隊耐心指導她進行各項康復訓練,術后第4天,吳女士順利拔除引流管并出院 ,如今,回歸日常生活的她,每當在鏡中看到自己外形如初的胸部時,都感到無比欣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