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頭搖,難道只有“控制”這一條路可走?田衛東醫生并不這么認為。很多特發性震顫患者并非只能依靠西藥控制,只要及時辨證,規范使用中藥,是可以有效改善的。那么特發性震顫到底是怎么產生的呢?其實很多時候是“脾腎陽虛,肝風內動”,說白了就是陽氣不足,導致脾腎虧虛,肝風內動,筋脈失養,從而為手抖、頭搖提供了滋生的環境。俗話說“陽氣充盛,百病不生”,陽氣相當于人體的發動機,陽氣足了,氣血運行才能推動,筋脈才能得到濡養。
田衛東醫生有個健脾益腎方,可以將陽氣補到四肢百骸,再也不怕手抖、頭搖困擾。這個方子主要是溫補脾腎,那么對于特發性震顫是如何起作用的呢?接下來看這個案例你就明白了。
案例分析
患者李先生,因手抖、頭搖前來就診。他自述雙手震顫多年,遇勞累、緊張時加重,頭部也出現不自主搖動,影響日常生活。刻診:神疲乏力,腰膝酸軟,畏寒肢冷,食欲不振,大便溏稀。工作壓力大,飲食不規律,喜食生冷。舌質淡胖、苔白膩,脈沉細無力。患者手抖、頭搖、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等癥狀的出現,正是脾腎陽虛,肝風內動,筋脈失養的表現。針對他的病情,田衛東醫生以溫補脾腎,熄風止顫為基礎,兼顧健脾祛濕、平肝熄風。組方如下:附子、干姜、炙甘草、黨參、白術、茯苓、澤瀉、天麻、鉤藤、僵蠶、全蝎等。
結果怎么樣呢?患者服藥2個療程后,反饋神疲乏力改善,手抖、頭搖減輕,食欲好轉,大便也逐漸成形。原方稍作調整,加入補骨脂、菟絲子等溫腎助陽的藥,并根據情況調整劑量,繼續治療。反饋手抖、頭搖持續減輕,畏寒肢冷明顯改善,精神狀態好轉。堅持調理了一段時間后,手抖癥狀明顯減輕,頭搖基本消失,精神狀態良好,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文章轉賬自微信公眾號《手抖小貼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