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沖突的幕后黑手是英國?俄羅斯官員提出了一個大膽猜想,英國為了攪黃俄羅斯盛會,而挑起了印巴新一輪沖突,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么斯塔默政府這回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近日,俄聯邦委員會委員弗拉基米爾·賈巴羅夫提出了一個新觀點,英國為了轉移國際對俄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活動的注意力,制造了一場熱點沖突,可能挑起了印巴沖突。
本身印巴克什米爾爭端就是英國人留下的隱患,而英國也是印度的前宗主國,至今對當地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在俄方看來,英國一直想要取得俄烏沖突勝利,但是烏克蘭不給力,而英國情報機構通過煽動印巴沖突,既能破壞俄盛會,例如印度總理莫迪就取消了訪俄行程,又能在某種程度上牽制中國,因為戰火就發生在中國家門口。
不過,從目前的局勢來看,不管印巴沖突這把火是否是英國點燃的,西方通過制造地區不穩定,打擊中俄的目標都未實現。
第一,印巴沖突雖然來的快,但是結束的也快,由于巴基斯坦在這場實戰中表現驚人,用絕對的實力逼迫印度緊急喊停。
5月10日,巴基斯坦反擊印度的當天,雙方就達成了停火協議。
印巴停火協議雖然在執行上,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但是至少遏制住了印巴全面戰爭的腳步,讓南亞局勢基本穩住了。
而只要印巴不是全面開戰,那么沖突就是可控的,不會外溢威脅到中國西部邊境安全,中方也就可以集中精力,應對美菲日等國發起的安全挑戰。
第二,雖然莫迪沒有參加俄羅斯紅場閱兵式,但是普京仍然迎來了高光時刻,有29國領導人給俄羅斯捧場,標志著西方的外交孤立計劃徹底破產。
印巴沖突帶來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印度雖然連續兩次降級,但還是派了代表參會,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此外,哪怕是歐盟使出各種陰招,不許歐洲領導人參會,塞爾維亞和斯洛伐克領導人還是去了莫斯科, 歐盟的臉丟大了。
從某種角度來講,西方施壓不許他國參會的流氓做法,反而幫助俄羅斯擴大了影響力。
第三,哪怕是在印巴沖突和俄烏沖突的背景下,普京依舊對外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那就是他將于今年秋季對中國進行訪問,也就是說兩場沖突反而讓中俄走得更近了,這恐怕是西方之前沒有料到的。
而出現這種局面也很好理解,一來,中俄都很清楚,美西方正在做局離間中俄關系,既然如此不如將計就計,中俄高層往來就是最好的反擊;
二來,全球局勢越是動蕩不安,就越需要中俄加強戰略協作,而普京此時官宣訪華,給地區局勢又注入一份穩定性。
總結來說,印巴沖突背后的黑手不管是誰,這回都作繭自縛,印度被一戰打回了原形,以后想幫西方在亞洲做事很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