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家的應急包準備好了嗎?”——這句看似簡單的問候,正成為深圳市民關注的新熱點。2025年5月,深圳市以一場“接地氣、強互動、重實效”的家庭應急物資推廣活動,將防災減災的種子播撒進千家萬戶。在崗廈北地鐵站和深圳市安全教育基地,琳瑯滿目的應急產品與市民的求知熱情相互碰撞,“應急第一響應人”手把手教市民使用AED,孩子們興奮地體驗各類家庭應急物資……這場由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全民參與的“安全嘉年華”,生動詮釋了深圳“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城市安全文化。
家庭應急物資推廣 為千家萬戶筑起“防護墻”
從5月7日至5月16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家庭應急物資推廣活動,讓“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從口號變成了生動的城市實踐。活動由應急管理部國家減災中心、深圳市減災委員會辦公室、深圳市應急管理局、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主辦,深圳市綠航星際太空科技研究院承辦,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協辦,近20家企業參展。活動現場,家庭應急包、急救藥品、逃生工具等必備物資分區展示,專業講解員現場演示AED使用和心肺復蘇,吸引數千名市民參與互動體驗。從崗廈北地鐵站里白領們爭相體驗的AED教學,到安全教育基地孩子們圍著“太空應急食品”的好奇發問,這場由政府搭臺、企業助力、全民參與的安全“大課堂”,用最接地氣的方式詮釋了一個硬道理:防災減災不是冰冷的行政指令,而是每個家庭觸手可及的生活智慧。當應急包成為深圳家庭的“新剛需”,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座城市的安全防線升級,更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治理溫度。此次活動是深圳落實國家《“十四五”應急物資保障規劃》的生動實踐,旨在推動家庭應急儲備科學化、標準化,以小家庭的安全筑牢城市大安全的基石。
從隱患整改到預警直達 深圳打造立體化防災體系
2025年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與深圳“防、管、控、應”一體化工作思路高度契合。2024年通過“萬名專家下基層”行動,排查整治水利、交通、市政等領域隱患88.4萬個,整改率達97.4%,均已督促抓好閉環整改,筑牢防災減災底盤;全面完善基層特殊群體臨災轉移“四個一”工作機制,實現全市特殊群體100%建檔、轉移責任人100%落實、避險路線100%明確、安置場所100%備齊;依托“1+11+N”監測預警平臺,實現災害預警信息直達街道、社區;推動應急管理關口前移、觸角延伸、力量下沉,實現前期響應、先期處置和緊急救援相融合,建成應急管理服務站1828家,有效構建了“5分鐘應急服務圈”;10.8萬名深圳“應急第一響應人”活躍在基層,近三年成功處置突發事件68起,挽救23條生命,實現了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第一響應、第一救援的目標。
社區安全韌性再升級 五類社區精準防控
深圳投入9800萬元,實現全市綜合減災社區100%全覆蓋,完成21個社區安全韌性能力提升試點,編制《社區安全韌性能力提升行動管理指南》,為進一步加強資源和力量統籌,深入推進社區安全韌性能力提升工作,促進社區防災減災標準化建設,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為全面提升社區安全韌性能力提升奠定良好基礎。2025年,深圳計劃推動78個社區完成社區安全韌性能力提升任務,著重提升安全韌性防御能力、安全韌性響應能力、安全韌性保障能力、安全韌性恢復能力,結合社區災害事故風險特點和管控需求,針對臨海、臨河、有林、工業園區、城中村等5類典型社區,實施更細化、實化、差異化的分級防控措施,全面提升社區安全韌性水平。
創新災害救助機制 織密民生保障網
及時修訂完善《深圳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細化應急響應措施,健全深圳市自然災害救助體系和運行機制,規范自然災害救助行為,有效提高了自然災害救助能力,最大程度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2023年超強臺風“蘇拉”防御期間,全市高效轉移35萬人,連續五年實現自然災害“零傷亡”。推動《深圳市應急疏散救援空間規劃》實施,構建由應急避難場所、應急救援設施、應急醫療衛生設施、應急物資儲備與配送設施、應急交通設施和戰略預留應急用地組成的“5+1”分級分類應急疏散救援空間體系,優化城市安全發展空間保障。市應急管理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加快‘平急兩用’設施建設,推動全社會從‘被動救災’向‘主動防災’轉變”。研究推出普惠型家庭財產保險“深圳惠家防災保”,進一步完善巨災保險制度,切實保障極端災害下群眾基本生活。
從家庭應急包的“小切口”到城市安全韌性的“大工程”,深圳正以科技賦能、法治護航、全民參與為主線,構建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這座創新之城用行動證明:安全,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最美底色。
深圳市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