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15日,WTA1000羅馬站女單半決賽中,中國名將鄭欽文鏖戰3小時32分鐘,經歷兩次“搶七”大戰,以6:7(3)、6:4、6:7(4)不敵四號種子高芙,無緣決賽。雖然遺憾,但鄭欽文在本站賽事中首次擊敗世界第一薩巴倫卡,與高芙纏斗到最后并找到了自己的弱點,也算是收獲滿滿。結束羅馬賽后,鄭欽文把目光瞄向了同樣是紅土賽事的法網。
鏖戰三盤惜敗于高芙
在上一輪跨越薩巴倫卡這座高山之后,鄭欽文半決賽迎來的對手是高芙。此役之前,鄭欽文與排名世界第三的高芙有過兩次交手,分別是去年本站賽事的1/4決賽和年終總決賽的冠亞之爭,這兩次交鋒的贏家都是高芙。而具體到羅馬站的這片紅土中央場地,高芙也是經驗相對更多的那一位,這是她第三次打入該項賽事的半決賽。
對本場半決賽的走勢,鄭欽文賽前預測得很準,會有眾多的來回拉鋸,會是對體能的一場大考。“高芙她更多的是防守反擊,她也是一名很有穩定性的球員。我覺得對她的話,我肯定會有更多的來回,我們之間的較量肯定會非常考驗體能。我記得去年就是因為我體能的原因,沒有打敗她,但是現在我的體能肯定比之前更好。”
本場比賽,正如鄭欽文所料,場上局勢確實非常膠著。首盤就打入搶七才分出勝負,高芙先下一城。第二盤,鄭欽文以6:4還以顏色。決勝盤,雙方的拉鋸依舊充滿懸念,再度拼至搶七,最終高芙獲勝。
鄭欽文賽后表示:“我覺得這是一場非常好的紅土之戰,因為它非常考驗體能。其實這場球我從頭到尾都有機會,可能在關鍵分上,我有時候需要處理得更大膽一點,或者更具有進攻性一點。”
1000賽收獲經驗與成長
勝負比分當然重要,但對球員們來說,在一周又一周滿世界參加巡回賽的過程中,從賽場上獲得的成長和經驗同樣會對他們的職業生涯產生影響。之于鄭欽文,本次羅馬站就是重要的一課。看一名球員的長期職業發展,1000級賽事往往能起到煉金石的作用。
李娜是鄭欽文的榜樣,前者除了在大滿貫賽中獲得過女單兩冠兩亞外,還曾15次打入WTA1000級賽事的四強(其中一冠三亞)。相較于一年只有四站的大滿貫賽,分布于整個賽季的WTA或ATP1000級別的賽事,為高水平職業球員提供了更多大場面試練的機會。這也是為什么每當鄭欽文在WTA1000級賽事中取得突破時,總會獲得眾多人關注的原因。
在本周羅馬站前,鄭欽文已有過兩次闖入WTA1000級賽事半決賽的經歷,兩次都發生于去年下半年,分別是中國網球公開賽(輸給穆霍娃,止步四強)和她的家鄉賽事武漢網球公開賽(不敵薩巴倫卡,獲得亞軍)。此前,中國球員中僅李娜一人能稱得上是1000級別賽事的四強常客(共15次),如今,鄭欽文也在往這個方向邁進。
鄭欽文將目光瞄向法網
結束本次紅土賽場的羅馬賽之后,鄭欽文將目光瞄向了即將開始的法網。法網公開賽對于中國網球迷來說,一向有著特別的含義。李娜在法網羅蘭·加洛斯球場拿下亞洲人第一座大滿貫獎杯,也在當時幼年的鄭欽文心中埋下一粒種子。如今的鄭欽文就是以法網作為奮斗目標,在職業網壇翻越一座座“高山”。在本站羅馬公開賽上,鄭欽文首次戰勝世界第一薩巴倫卡,與高芙打得也是難分難解,接下來的法網大賽,鄭欽文眼中更多的是希望。
在去年的巴黎奧運會賽場,鄭欽文同樣是在外界不看好的情況下,在法網中心球場擊敗了去年的法網冠軍斯瓦泰克,最終問鼎。和多數中國網球選手不同,鄭欽文對紅土場地有著偏愛。在踏上職業網壇之前,鄭欽文在西班牙網球學校的紅土球場磨煉技戰術。她無法容忍自己在紅土賽場表現不佳,時至今日,鄭欽文對自己在紅土賽季表現仍有著很高的要求。
此前鄭欽文曾表示,本次羅馬站的目標是抓住比賽機會將自己調整至最佳狀態。談到本場比賽對于備戰法網的幫助,鄭欽文說:“我覺得這場比賽讓我學會了很多,尤其是讓我看見了需要改進的技術環節。”對手高芙也說:“鄭欽文顯然是一位非常難對付的對手,非常有天賦,尤其是在紅土上,我相信我們未來還會有很多次交鋒。”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王衛
(圖片來源:新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