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州大學西太湖校區,有一座承載著藝術夢想與文化使命的美術館——常州大學徐培晨美術館。這座棲于校園的藝術島嶼,既是墨色流淌的世外桃源,亦是美育薪火相傳的精神原鄉。
常州大學徐培晨美術館以丹青猿猴著稱畫壇的當代畫家徐培晨先生的名字命名,自2021年建成以來,始終傳承著徐培晨先生的大愛之心、大美之藝。本著“尚美厚德”的美育理念,這座“小而美”的美術館不僅是展示藝術作品的場所,也是培養藝術人才的搖籃、學校同心美育教育實踐基地和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更成為常州大學乃至常州的亮麗名片和藝術高地。
藝島棲夢,構筑校園藝術地標
徐培晨先生是享譽海內外的當代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其作品多次榮獲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金獎,并被人民大會堂、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國家級殿堂收藏。
2021年12月,常州大學徐培晨美術館開館,建筑面積約700平方米,這是徐培晨先生無償捐贈的第一個高校美術館,也是其捐贈的第九個藝術館。建館之初,他就無償捐贈了自己創作的100幅書畫精品和收藏的趙之謙、吳昌碩、李瑞清、張大千等50余幅名家書畫作品。
撈月圖 97cm×180cm 徐培晨
水簾洞前瑞雪飛 362cm×147cm 徐培晨
走進美術館,徐培晨筆下的猿猴或棲于蒼茫雪地,或嬉于澄澈月色,趙之謙的古拙、吳昌碩的蒼勁、張大千的瑰麗次第鋪陳,墨香氤氳處,仿佛能聽見宣紙與狼毫私語,歷史與當代對話。
開館首展——“厚澤·育人”書畫作品展,如一幅藝術長卷,徐徐展開徐培晨六十載春秋的創作歷程。首日,《撈月圖》《水簾洞前瑞雪飛》等巨幅精品吸引眾多藝術愛好者前來參觀,受到國內外的高度重視。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原會長李小林、江蘇省國畫院也發來賀信,對美術館的開館表示祝賀。
徐培晨先生在開館儀式上動情地說:“我在高校從事美術教育40多年,培養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希望我的作品能給更多學生帶來啟發,也為學術立館做一點事情。所以當常州大學向我發出邀請,我當即作出了積極的響應。”
“沒想到不出校門就能欣賞到大師作品。徐老師畫了大半輩子猿猴才有了現在的藝術成就,我們學藝術的學生不僅要學他的技法,更要學他的藝術匠心。”常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大二學生許丁柔說。
多元策展,貫通古今藝術脈絡
美術館內,傳統與現代的對話從未停歇。
近年來,常州大學徐培晨美術館策劃了一系列高水平的藝術展覽,既有對傳統藝術的深度挖掘,也有對當代藝術的創新探索。
2022年,美術館舉辦了“火筆神韻”汪鶴鳴烙畫藝術巡展,充分展現了江蘇省級非遺(烙畫)代表性傳承人汪鶴鳴先生的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2025年,美術館聯合全國設計大師班舉辦國家一流(設計學)專業建設展暨林家陽教學改革實踐展,吸引了國內多家藝術院校前來參觀,對于促進常州大學乃至全國設計專業教育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美術館還積極承擔立德樹人使命,連續舉辦了三屆常州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書畫展、“‘畫’常大,獻禮建校44周年”手繪校園藝術作品展、研究生本科生畢業展、寫生作品展等,為學校藝術人才培育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臺。
美術館吸引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中國標準草書學社專職副社長紀松,江蘇省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丁捷,常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志良等先后到館調研參觀。2024年12月,常州市臺誼會青年分會、教育分會在常州大學徐培晨美術館舉行“藝海揚帆·共繪未來”聯誼活動,并就“兩岸青年在文化傳承中的角色與使命”開展座談交流。
尚美育人,打造美育創新樞紐
這里不僅是水墨氤氳的藝術圣殿,更是美育創新的試驗田。常州大學以“尚美厚德”為核心理念,將美術館打造為教育、學術、傳播三位一體的美育樞紐,讓藝術教育突破畫框的束縛,在跨學科融合中迸發新機,使之成為全校師生涵養身心的棲居之處,廣大美術愛好者、收藏者切磋交流的平臺。
以“專業性、多元性、開放性”為宗旨,美術館積極邀請國內外名家、大家等前來舉辦個展、講座和各種活動,打造文化盛宴;通過“美院講壇”“名家面對面”等活動,讓藝術走進大眾生活,為群眾美育普及打造了新的“藝術氧艙”。自開館以來,已有30余位藝術界大咖前來傳道授業。徐培晨先生也多次親臨美術館,舉辦公益講座,分享中國畫的創作心得,與師生們面對面交流藝術感悟。
常州大學徐培晨美術館不僅是藝術的陳列館,更是以美育人的實踐場——在這里,筆墨丹青與課堂教案交織,傳統技法與創新思維碰撞;在這里,學生感受美、欣賞美,進而傳播美、創造美;在這里,藝術成果被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藝術學科與美育工作協同創新發展……
展望未來,該館將繼續發揮“美育孵化器”的作用,拓展對外交流合作,在藝術與教育的交匯處,為更多人帶來美的啟迪與感動。
文化產業周刊記者 張艾情 錢海盈
特約通訊員 包海霞
館長說:
讓藝術在校園扎根生長
賈 韜
常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常州大學藝術研究院專職副院長、常州大學徐培晨美術館館長
美術館,作為藝術文化交流傳播與教育教學的重要空間,在弘揚中華美育精神、提升審美素養、助力文化傳承與傳播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功用。
常州大學徐培晨美術館自開館以來,通過發揮學術研究和學科發展的職能,推動美術與設計專業的進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助力學校美育大平臺的搭建,促進跨學科成果展示與融合研究。
這座700平方米的“藝術方舟”,承載著“尚美厚德”的初心。我們以“小空間”構建“大格局”,通過徐老捐贈的百幅猿猴丹青與大家真跡,讓學子領略中國畫的文脈精髓;以兩岸青年藝術對話等活動,架起傳統與現代、學術與社會的橋梁。
未來,我們將繼續把美育深植于人才培養的土壤,讓水墨丹青與時代同頻,讓每一位走進這里的師生,都能在墨香中感受文化厚度,在方寸之間看見廣闊天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