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賈峰
為充分發揮博物館的文化教育功能,落實五育融合育人理念,提升學生美育素養,拓展文化視野,豐富校園生活。在2025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安陽市第二十一中學于5月17日上午,與安陽殷墟博物館聯合舉辦“博物館里的美術課”活動,為同學們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歷史藝術交融之旅。
課堂伊始,殷墟博物館社教老師以生動的語言,回溯了博物館從古代私人珍藏的萌芽,到中世紀宗教收藏的演變,直至現代成為集收藏、研究、教育、展示等多功能于一體文化機構的漫長歷程。在講述過程中,講解員著重介紹了殷墟博物館的特殊地位與價值,從其依托殷墟遺址而建的獨特性,館藏甲骨文、青銅器等珍貴文物背后的歷史故事,讓在場的同學們深刻認識到博物館作為文化傳承載體,如何將散落的歷史碎片匯聚成文明長河,搭建起過去與現在溝通的橋梁。
隨后,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展廳,近距離觀察文物細節,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他們心中的商文明。
在藝術創作環節,“博物館里的美術課” 迎來高潮。同學們以展廳文物為靈感,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心中的商文明。有的學生用細膩的線條勾勒出青銅器上精美的饕餮紋,讓古老紋飾在畫紙上重現生機;有的則大膽運用絢麗色彩,將甲骨文記載的神話傳說轉化為充滿想象力的畫面。“畫甲骨文時,感覺那些神秘符號都在向我訴說著三千年前的故事。” 一位同學興奮地分享創作感受。
課程結束后,博物館收集同學們的繪畫作品,精心制作成集體畫卷,作為這場特殊美術課的成果展示。此次 “博物館里的美術課” 不僅讓青少年通過藝術創作形成對殷商文化的個性化認知,更以創新的教育形式打破了歷史與藝術的邊界。
未來安陽市第二十一中學將繼續搭建美育新平臺,讓學生在實踐中更好的了解、體驗、觸摸、汲取藝術營養,啟智潤心,以美育人,以美培元。
編審:孫喜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