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強市的建設,離不開科技的支撐與賦能。近日,《重慶體育科技專家談》系列報道專訪了重慶市體育科學研究所所長劉猛,他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市體科所在提升競技體育水平、增強國民體質、推廣全民健身以及筑牢反興奮劑防線方面的工作與思考,為我們揭示了重慶體育發展的“智慧引擎”。
科技賦能競技 助力龍騰虎躍
劉猛首先談到科技在提升運動員競技水平方面的關鍵作用。市體科所圍繞科學選材、訓練方法改進和傷病防護三大領域,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科技服務。在科學選材上,他們依據國家標準,常年為重點學校招生提供評定。同時,通過培訓將科學選材理念推向基層,并初步制定了重慶市兒童青少年初級科學選材標準。談及成效,劉所長欣慰地表示,在體科所的助力下,重慶育才中學男子排球隊獲得全運會資格賽佳績,重慶男排也首次進入全運會決賽。
在訓練方法改進方面,市體科所積極推行科技助訓,通過心肺功能測試等評估運動員有氧能力,為教練員制定訓練計劃提供科學依據。針對備戰全運會的重點運動員,還開展了等速肌力測試,旨在全面提升訓練質量和效率。
康復中心設施圖
傷病防護體系建設是保障運動員健康和運動壽命的重要環節。劉猛所長介紹,市體科所構建了覆蓋日常訓練和重大賽事保障的康復服務體系,通過生理生化測試指導訓練計劃調整。特別是今年2月投入使用的康復中心,配備專業團隊和先進設備,提供全方位康復治療。此外,他們還邀請國家級專家進行專項治療,并對重點運動員實施“一人一策”的精準康復干預,有效解決了困擾運動員的頑固性傷病。劉所長強調,未來體科所將構建更加完善的科技助訓體系,為運動員提供更好的傷病防護和競技狀態保障。
等速肌力測試圖
監測國民體質 描繪健康圖景
增強國民體質是衡量社會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劉猛表示,自2009年起,重慶已建立起覆蓋全市的常態化國民體質監測體系,年均采集近5萬例市民體質數據。市體科所長期為各區縣監測工作提供技術指導和數據分析。監測數據顯示,全市居民體質合格率持續提升,但超重肥胖率上升、力量素質下降等問題仍需關注。
針對這些問題,劉猛所長描繪了未來的工作藍圖:一是深化“體衛融合”機制;二是強化科普宣傳,普及科學健身知識;三是推進智慧化服務升級,建設“體質健康云平臺”,提供便捷的體質檢測預約和個性化運動處方查詢;四是建立重點人群預警機制,實施精準干預。通過完善“監測—評估—干預—反饋”閉環,切實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推廣全民健身 構建“15分鐘科學健身圈”
全民健身是提高國民健康水平的基礎工程。劉猛介紹,市體科所與多家高校及醫療機構專家合作,開展常見慢性病運動處方等健康促進研究,為全民健身提供科學依據。在科普宣傳上,積極探索“互聯網+科學健身”模式,通過線上推文、短視頻等形式傳播健身知識,并舉辦線下講座。
在創新推廣模式上,市體科所正向運動科技智慧化和社區體育服務方向邁進。劉所長特別提到,未來將基于人工智能提供個性化健身指導,并通過建設社區運動健康促進中心、培養社會體育指導員等方式,打造“15分鐘科學健身圈”,讓科學健身真正惠及基層群眾。
重慶體科所首次接入了Deepseek智能分析平臺,提供“檢測—分析—處方”一體化服務。
設立國民體質監測點及體重管理咨詢點。
4月11日,重慶市第十四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暨2025年重慶市“全民健身月”主題活動在大田灣全民健身中心廣場舉行。重慶市體育科學研究所(重慶市反興奮劑中心)積極響應號召,在現場設立國民體質監測點及體重管理咨詢點,并派出體質監測大巴車為市民提供“一站式”健康服務。
嚴守反興奮劑底線 營造純潔體育環境
反興奮劑工作是體育事業的生命線。劉猛所長表示,重慶市的反興奮劑宣傳教育主要面向注冊檢查庫運動員、國家隊運動員、省隊運動員、業余體校運動員、普通中學體育生及輔助人員等群體。為確保反興奮劑理念深入人心,營造純潔的體育環境,采取了多樣化的宣傳教育形式,包括在運動員活動區域布置宣傳物料進行常態化宣傳;對訓練和保障單位開展“送教下隊”活動和專題培訓;通過公眾號、新聞媒體等進行網絡宣傳;組織專家團隊深入運動隊、體校、學校開展線下講座與培訓。
談及未來規劃,劉所長表示將豐富教育資源,創新宣教模式,加強青少年反興奮劑教育。通過“進體校、進校園”活動,結合知識競賽、模擬檢查、角色扮演、科普游戲等形式,寓教于樂傳播“純潔體育理念”。此外,還將設計制作具有重慶特色的反興奮劑文創產品和宣傳物料。
4月17日,在重慶市巴蜀中學舉辦反興奮劑“進體校、進校園”活動。
2025重慶體育科技嘉年華活動現場。
面向未來 科技創新與風險防控并重
展望未來,劉猛所長強調了科技創新、服務能力提升和風險防控的重要性。在科技創新方面,將繼續豐富反興奮劑教育資源和創新宣教模式。在服務能力提升方面,將加強用藥豁免和“三品”注意事項咨詢工作,建立線上線下咨詢渠道,并積極培養反興奮劑教育講師。同時,將與周邊省區建立反興奮劑區域協同機制,加強信息共享和人才培訓。
在風險防控方面,將采取更嚴密的措施,對重點人群和高風險項目增加檢測頻次,加大排查力度。加強賽外風險排查,不定期對訓練隊伍進行檢查。此外,還將建立舉報激勵機制,鼓勵相互監督、主動舉報,共同營造純潔體育環境。
文/吳海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