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參加了我國著名金融學家白欽先教授的新書發布會。在發布會上,遼寧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余淼杰表示:“中美貿易順差是中國全產業鏈比較優勢帶來的必然結果,特朗普發起關稅戰的理由站不住腳;而其訴求,無論是減少美國逆差、推動美國制造業回流,還是遏制中國產業鏈升級,也都不可實現,因此,特朗普政府一定會主動尋求跟中國談判。”他還指出,如果中方愿意,可能在一年之內達成第二階段的經貿協議。
余淼杰的預測很快得到了驗證。5月12日,《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布。其中指出,鑒于雙方近期的討論,相信持續的協商有助于解決雙方在經貿領域關切的問題,本著相互開放、持續溝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精神,繼續推進相關工作。
針對接下來的全球經貿走勢,余淼杰認為,區域貿易結構的重構也將體現在中國、東盟和歐盟的新三角的形成上。一方面,中歐正在推動《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重啟;另一方面,《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還會進一步升級。
余淼杰表示,對此,中國要做的是,“更大規模、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構建全面對外開放的新格局”。
余淼杰進一步解釋,“更大規模”是指,不只要做商品貿易,還要擴大服務貿易;“更寬領域”關注的是綠色貿易和電子商務等;至于“更深層次”,指的是要從要素型開放向制度型開放轉變,在規則、規制、標準和管理四個方面,構建國家規則,從參與者變為制定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