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孔澤思 每經編輯:文多
近期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后,外貿和航運市場應聲而動,美線航運出現一波“搶運潮”。集裝箱市場也迅速受到影響,據央視新聞,貿易追蹤機構“Vizion”公布的數據顯示,在美國和中國互降關稅之后,在美國下單的、從中國到美國的集裝箱運輸預訂量飆升近300%。據Vizion戰略業務發展副總裁本·特雷西表示,截至5月5日的7天里,平均預訂量為5709個標準集裝箱,而截至5月14日的7天里,平均預訂量飆升277%至2.15萬個標準集裝箱。
5月15日下午,全球第一大集裝箱制造企業——中集集團(SZ000039)在深圳總部舉行了2024年度股東大會。在股東大會交流環節,公司董事長麥伯良頻頻回應熱點問題,他多次提到“信心”“樂觀”等詞,并表示中集集團對外部波動始終做了準備。
股東大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麥伯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美互降關稅之后,也出現了“搶出口”現象,這預計會消化大量集裝箱庫存,短時間內會在新訂單量方面帶來利好。“(對于)未來,目前我們還不好判斷,但我們做好了各種預案,隨時能應對局勢變化。”麥伯良表示。
麥伯良還表示,公司業務受關稅變化的直接影響較小,公司直接從國內出口美國的產品在營收中占比很低。由于去年集裝箱制造業務產銷量創下新高,今年整體標準干箱需求應該會有所下滑,相對而言,目前其他箱型表現則更好。
從業績表現來看,2024年,中集集團營業收入創下新高,達到1776.64億元,同比增長39.01%,歸母凈利潤達29.72億元,同比增長605.60%。2025年一季度,中集集團實現營業收入360.26億元,歸母凈利潤為5.44億元,再次實現同比增長。
中集集團總裁高翔分析,今年一季度集裝箱業務同比實現增長,標準箱尤其是冷箱、常規特種箱的銷量均有增長,中集安瑞科(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是集團能源、化工及液態食品裝備業務主要經營主體)、海洋工程等板塊的業務也表現較好。
2024年,中集集團海洋工程業務分部營業收入為165.56億元,凈盈利首次實現了扭虧,為2.24億元。該板塊業務主要包括FPSO(浮式生產儲油卸油裝置)、FLNG(浮式液化天然氣生產儲卸裝置)等油氣裝備、海上風電裝備以及滾裝船等特種船舶的制造。
麥伯良表示,經過多年努力,公司的海洋工程業務已經取得很大突破,能夠建造的最大FPSO價值超過40億美元,能力位居全球前列。“目前公司這一板塊手持訂單約63億美元,基本上滿足兩到三年的生產需求??未來我們還是會聚焦海工高端領域。”麥伯良介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