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剛對華態度放緩后,很快就將矛頭對準了歐洲,美歐關稅戰一觸即發之際,匈牙利作為特殊的存在,再次“破圈”,對中美兩大經濟體都亮明自己的“紅線”。
這一態度,不僅僅是匈牙利一家的未來發展之路,也是歐洲接下來該怎么走?提供一定的警示作用。
據參考消息報道,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副部長列文特近期對媒體表示:“絕對不會對華脫鉤,這是我們的紅線,中國已成為匈牙利最大投資國之一”。
列文特還很自豪的說道:“中國2023年對歐投資,有44%進入匈牙利,該國已經是中資最為青睞的投資目的地國家”。
就新能源汽車領域,寧德時代與比亞迪紛紛在匈牙利砸下海量資金建廠,以此作為擴展在歐洲市場的戰略支撐點,這是毋庸置疑的。
歐爾班亮明對華態度,既是對美國表明紅線,也是在對中國作出保障!
匈牙利歐爾班政府是歐洲最早向右轉舵的國家之一,在俄烏沖突、對華態度等問題上向來與多數國家聊不到一起,不過轉機發生在特朗普重返白宮之后。
特朗普是十分支持歐洲右翼政治勢力的,他讓馬斯克負責對各國右翼在野黨的支持,比如法國勒龐、德國魏德爾等人,而自己則選擇與極右翼的政府建立戰略合作,比如意大利的梅洛尼以及匈牙利的歐爾班。
雙方雖然在經濟與防務等細則上未必能達成合作,但在拆分歐盟一事上,卻志同道合,現在特朗普將矛頭對準歐洲,歐爾班又該扮演何種角色呢?
其實從政策方向與經濟結構上看,美匈兩國還真沒什么合作的空間,畢竟都是吸引制造業回流,而且匈牙利對華依賴程度較高,在資本與技術的關鍵領域,也成為美歐“反華”的敏感地區。
不過,在調停俄烏沖突以及中東等問題上,美歐又身處同一戰線,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歐爾班還是會想方設法攀上特朗普的高枝兒。
這件事對于美國有利的因素,則在于匈牙利有沒有足夠的能力分化歐洲,之前曾提議的“新歐洲倡議”旨在與波蘭、捷克建立“三海倡議”基建基金,以此來規避歐盟對部分國家的干涉。
眼下,美歐尚未全面博弈,而且有一部分膝蓋軟的國家與政客,已選擇在關稅與防務問題上妥協,那么特朗普對拆解歐盟的想法或許不再強烈。
反之,若歐洲表現出一股勁的要跟美國死斗到底,絕不妥協!匈牙利的價值就會立即凸顯,而鄰近的波蘭出于對美防務依賴和對西歐國家的厭惡,也會打個配合,歐洲還沒實現一體化,反而有了分裂的跡象。
從我們的角度出發,自然是不希望歐洲成四分五裂的現狀,屆時最大受益者將會是美俄,而對于全球化多極秩序也必將是一次史無前例的重創。
可從單獨的國家層面而言,匈牙利并沒有表現出對夾在中美博弈間的不適,反而大大方方亮明自身底線,毫不避諱的重視對華合作,很明顯是從務實角度出發,深刻認識到最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
如果歐洲多數國家仍不反思現狀,繼續以過去的價值觀去衡量世界變局,那只會處處夾在美俄之間被動,而唯一能制衡局面的中國,即便伸出援手,也不知道該從哪兒拉一把。
等特朗普真的對歐洲重拳出擊時,就該看看,歐盟對華態度會不會有耐人尋味的變化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