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5月15日訊(全媒體記者 范宏歡 通訊員 鄒禮卿)記者今日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5月16日,作為2025年湖南-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交流會的重磅活動之一,湖南省自然資源全要素市場入灣區推介會即將啟幕。依托全國首個省級自然資源全要素市場平臺,湖南將攜30余個重點項目南下灣區,涵蓋智能制造、文旅融合、綠色轉型等領域,邀灣區資本共繪產城新藍圖。
看點一:城市新封面,產城融合的“黃金地塊”
1.大澤湖海歸小鎮·湘商總部基地
項目位于長沙望城區,獨享8公里湘江岸線、3000畝大澤湖濕地。作為“全球湘商總部基地”疊加“海歸小鎮”雙重戰略,重點布局了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來產業,設立120億元產業基金矩陣,打造“省會新地標、科創新引擎”。首期推出5宗地塊,其中湘江研發走廊220畝生態低密辦公用地,對標國際科研社區。
2.“星城長沙中央價值地標”——長沙市湘雅路湘江地塊
長沙主城區核心地塊,雙地鐵上蓋,1公里內湘雅三甲醫院、百年名校明德中學全齡護航;180米瞰江視野,毗鄰五一商圈,坐擁頂奢消費與國際文化生活。將重點引入國際五星級酒店、旗艦商業綜合體、江景高端服務式公寓。
看點二:紅色IP+生態流量,文旅融合的“湖南密碼”
1.“全國紅色文旅流量新高地”——韶山天鵝山文旅綜合體項目
國家級紅色文旅高地,湖南省旅發大會重點項目,“我的韶山行”紅色研學品牌。集聚AR黨史館、高端民宿集群、紅色文創,打造全國最大紅色研學基地。滬昆高速3小時直抵大灣區,10億元基金賦能,年引流超千萬客流。將重點引入紅色文創設計、AR/VR內容制作、高端民宿運營企業。
2.紅色南灘·云海牧歌——張家界市桑植縣南灘國家紅色草原自然資源資產組合供應項目
18萬畝高山草甸+暗夜星空保護區,打造“紅色研學+戶外運動”雙IP。2.9億資產包涵蓋草原/水域特許權,VR重走長征路、碳匯交易賦能。高鐵2小時抵長株潭,湘渝貫通后1.5小時直達重慶,半小時暢達張家界核心景區,誠邀各企業共建張家界市新發展增長極。
看點三:硬核產業,搶占新賽道“制高點”
1.“世界級硅鋼產業基地”——婁底經開區鈦材料+汽車零部件產業項目
依托華菱鋼鐵800萬噸年產量,錨定“中部材料谷”,坐擁全球頂尖高強鋼、汽車板、硅鋼等制造產業集群,20億產業基金、5.8萬產業工人隊伍強力賦能,攜手漣鋼、VAMA打造“鈦材-新能源-半導體”全鏈生態。將重點引入新能源車電機用鋼、鈦合金精密加工、高端裝備制造企業。
2.循環經濟湘粵協作典范——汨羅循環新能源材料產業項目
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基地,順華鋰業、龍智新材料領銜,年處理廢金屬200萬噸,原料直供園區,享受“城市礦產”專項補貼。聯合中南大學共建“新能源材料研究院”,支持“買地自建”或“定制廠房”,首付30%鎖定產權。將重點引入再生金屬精煉、鋰電池回收、智能拆解裝備企業。
看點四:資產打包,解鎖“山水變現”新玩法
1.“湘江綠廊·石岸咖韻”——株洲市淥口區大石圍三生融合文旅組合供應項目
淥口區位于長株潭城市群核心,以現象級網紅濱水咖啡館為基礎,整合124畝工業遺存、26畝林地和300畝水域等優質資產,實現舊造紙廠轉型工業旅游綜合體,打造湘江文化休閑區與自然科普基地。誠邀運營商共繪文旅新篇。
2.避暑勝地·康養金洞——永州市金洞管理區白水河流域自然資源資產組合供應項目
天然氧吧、避暑勝地。整合水上漂流、百萬畝楠木森林等生態資源,構建親水體驗與森林康養新矩陣。5.12億元資產標的,涵蓋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國有農用地使用權等4種權利。誠邀投資者共造湘南生態旅游新高地。
從湘江之畔到珠江之濱,湖南以自然資源全要素市場為紐帶,向灣區遞出“資源+政策+服務”三重邀約。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項目,可以點擊鏈接查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