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有著百余年歷史的明華糖倉內傳出華麗高亢的意大利詠嘆調,讓入夏的楊浦濱江平添一份浪漫與藝術氣息。今年是中意建交55周年,作為楊浦區年度重點涉外項目,“2025中意時尚文化嘉年華”在此啟幕,帶來持續3天的中意文化交流展示。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楊浦區僑辦、上海市楊浦區僑聯主辦,意大利創新中心、華二代協會承辦。活動現場匯聚中意政商界代表、海外僑領及文化名人150余位,其中包含30位專程從意大利飛抵上海的特別經貿文化交流代表。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意大利僑商搭橋牽線,積極促成了30余個意大利品牌與本土企業對接,推動中意經貿文化雙向流動。
巴洛克風格的服裝留下了蘇繡的細致針腳,飄逸的中國絲綢用上了西式成衣的剪裁手法——現場,融合了中意文化特色的時裝走秀,引得觀眾們紛紛舉起手機拍照記錄。據悉,本次活動的文化展映、藝術展陳等板塊均由中意僑界聯合策展。其中,意大利團隊帶來的“星軌考古啟示錄”VR項目運用衛星測繪技術,讓觀眾在龐貝古城遺址與楊浦工業遺存間自由穿梭;同濟大學團隊以流體力學算法解構《大衛》雕塑,讓文藝復興杰作現身元宇宙空間。兩個數字藝術展以不同的方式實現了“時空折疊”,為現場觀眾帶來全新體驗。
此外,意大利國寶級藝術家Carla Tolomeo創作的《金龍》《花園》兩件藝術作品也亮相現場,作品中充滿了對東方文化的尊重與藝術創造力;意大利三大造琴家族之一——斯特拉迪瓦家族的第九代唯一傳人Luca Stradivari先生到場,帶來精彩的小提琴演奏。
依托嘉年華打造的“民間外交會客廳”,意大利僑界代表作為“城區國際傳播大使”,通過海外社交平臺向全球講述楊浦濱江的工業遺產復興故事,讓百年建筑的蝶變成為世界讀懂中國的城市窗口。活動還將推出“中歐青年圓桌會”,華僑青年代表圍繞“數字時代的中國故事傳播”展開探討,以國際化視角探索文化對話新路徑。
“當威尼斯工藝遇見中國龍圖騰,當文藝復興雕塑在數字空間重生,這種跨文化的藝術表達本身就是最好的城市名片。”意大利創新中心總經理徐順武認為,活動中呈現的中意文化交融場景,將放大楊浦區的國際化磁場效應,為城區吸引全球創新資源與青年人才打開新通道。
原標題:《百年糖倉響起詠嘆調,中意時尚文化嘉年華在楊浦濱江開幕》
欄目主編:王嘉旖 文字編輯:占悅
來源:作者:文匯報 劉力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