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巴黎旅游最“落地”的一瞬間是什么?
不是登上埃菲爾鐵塔,不是走進盧浮宮,而是——一腳踏下旅游大巴,司機大叔一聲“Bon voyage”,你拎著包、披著外套、跟團友擦肩下車。
可惜,這樣的畫面,很可能要成為回憶了。
巴黎市政府最近的表態非常明確:我們,想要把旅游大巴“請出城”。
沒錯,就是把這些滿載游客的大巴,一輛輛地往巴黎市區之外“請”,最好請得越遠越好。
的確,每到旺季,巴黎熱門景點周圍,大巴排長龍不說,還經常“撒歡兒”雙排停、擋路、熄火不熄引擎,跟塞納河邊小清新的步調格格不入。
而且,大巴的乘客經常是成群結隊行動,打卡式觀光,一下車就是密密麻麻一大片,巴黎市政眼中這似乎就不是“浪漫游客”,而是“臨時移民潮”。
于是,巴黎市政府開始在政策層面“動刀”:要限制這些大巴在市區里進進出出。
背后的核心手段,就是一個越來越常見的城市詞條——ZTL。
ZTL,全稱Zone à Trafic Limité,即“限制交通區域”。聽起來像是交通版的VIP專區,實際上更像是給車輛貼上“你進不去”的門檻。
在ZTL區域內,只有被授權的車輛才能進入——比如公交車、送貨車、當地居民的私家車等等。
旅游大巴?對不起,不在白名單上。
巴黎正在推進ZTL項目的試點區域,未來整個中心城區可能都將被劃為ZTL,包括盧浮宮、巴黎圣母院、瑪黑區、歌劇院等地標都在這個范圍內。
雖然初期ZTL還保留了“旅游大巴可通行”的豁免,但巴黎市政府的目標很明確:逐步收緊,最后“全清”出ZTL。
說起來,巴黎可不是第一個想出此法的城市,意大利才是限制旅游大巴的老前輩。
早在1980年代,羅馬、佛羅倫薩、威尼斯就已經推行了ZTL制度。
比如佛羅倫薩,市中心就完全封閉了大巴。游客下車之后必須步行、騎行或換乘小巴進入景區。
威尼斯甚至提出“你想下車?那就得交游客稅”。
這些城市一邊喊著環保和城市保護,一邊偷偷盤算:有本事坐飛機來的,總不能走不進城吧?
而結果也確實令人安心:旅游沒垮,游客照樣多。斗獸場還在排隊,佛羅倫薩老橋照樣拍照打卡。
所以巴黎決定:我們也行,我們也要做得來。
但是,這種“清場式”的政策一出,法國旅游行業立馬炸鍋。
法國全國旅客運輸聯合會(FNTV)直接表示:這是歧視旅游大巴,是一種“非理性的敵意”。
他們強調:坐大巴的可不是只有游客,很多是學生團、老年團、郊區家庭團——這些人不是不愿坐地鐵,是根本不適合拖著行李拎著孩子換乘三四趟公交地鐵。
而且,大巴也不是沒有管理——巴黎現在已經只發每天400張旅游大巴通行證(疫情前是1200張),停車也必須申請Pass Autocar,不合規會被罰得很慘。
現在再加ZTL一刀,旅游公司就得算賬了:干脆別來巴黎了,帶客人去盧瓦爾河看古堡算了。
而從市政角度看,這不僅是交通管理,更是環保議題。
巴黎市政府的副市長就直言不諱:我們要綠色轉型,減少污染,就得減少車,尤其是柴油大巴。
他們甚至打算只保留盧浮宮和Bercy等極少數停車場,其他地方全都請“轉運”,鼓勵游客“步行+地鐵+輕軌”的混合出行。
聽起來是挺環保,但實施成本很高:車隊得換車、導游要重新排線、旅客要吃折騰,這些都不是一個“環保愿望”就能輕松達成的。
So,站在城市角度,ZTL是進步;站在游客角度,ZTL可能就是阻礙。
尤其是對中老年游客、親子游人群、行動不便者,哪怕是從城外坐接駁車,也意味著要多走、多拖、多換乘。
更別提巴黎本就復雜的交通網絡和頻繁的罷工機制,這一改政策,無疑是對“便利”的一次重錘。
理想是,游客用雙腳感受巴黎的慢節奏。現實可能是,一群老人一邊喘氣一邊問:“我們怎么還沒到盧浮宮?”
巴黎對旅游大巴說再見,真的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項系統性工程。
它關乎環保、城市治理、旅游經濟的未來,也觸碰到了城市與游客之間的關系模式——是“歡迎”,還是“有條件地歡迎”?
或許,未來在巴黎旅游會更安靜、更綠色,但也可能少了一點“方便”和“隨意”。
對那些曾在巴黎街頭拖著箱子等大巴的普通游客來說,這是一次浪漫和現實的正面對話。
而大巴呢?
可能真的要轉戰郊區,默默守著那句經典臺詞:“Bon voyage!”
Ref:
https://www.leparisien.fr/paris-75/les-cars-de-tourisme-boutes-hors-de-paris-lobjectif-est-de-les-sortir-de-la-ville-14-05-2025-QJ6HZRAF25FVPHE3POJHTFWN7M.php
文|閃電
點「贊」「在看」為我們打call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