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印度總理莫迪站在S-400防空導彈旁,滿面春風地宣布全國放假10天,慶祝“對巴基斯坦的輝煌勝利”。然而,就在同一天,法國24電視臺甩出一張圖“0:3”,直指印度斥資88億美元購買的3架“陣風”戰機被巴基斯坦殲-10C擊落。
更魔幻的是,印度一邊舉國狂歡,一邊瘋狂封殺中國媒體,甚至將新華社、《環球時報》的賬號從社交媒體上“抹除”,只因中國報道了印度不愿承認的真相。
印度式“勝利”:用狂歡掩蓋失敗的荒誕劇
當新德里街頭掛滿三色旗、摩托車隊巡游高呼“陣風無敵”時,國際軍事觀察家們正盯著克什米爾山谷里的戰機殘骸發笑。這些殘骸的GPS坐標與法國達索公司注銷的BS001號“陣風”檔案完全吻合,甚至有印度網民拍到了帶法文標識的金屬碎片。
但莫迪政府選擇視而不見,反而在全國搞起“十天大慶”——從空軍基地擺拍閱兵到萬人集會,仿佛真攻占了伊斯蘭堡。
這場狂歡的背后,是莫迪政府難以啟齒的窘境。2025年5月7日的空戰中,印度出動75架戰機,卻被巴基斯坦11架殲-10C和“梟龍”Block3打得落花流水。巴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印軍至少損失6架戰機,包括3架單價2.85億美元的“陣風”。諷刺的是,印度民眾舉著“陣風無敵”的標語游行時,自家議員卻在議會怒斥:“陣風像受傷的小鳥一樣墜落!”
封號、刪帖、抓人:印度式“信息戰”有多心虛?
眼看紙包不住火,印度政府使出了最拙劣的招式,“物理消滅真相”。他們一邊要求X平臺屏蔽8000多個賬號,封禁新華社和《環球時報》;一邊在國內刪除所有墜機報道,連普通網民發照片都可能坐牢。而國內的豪哥哥,發了一條《我的飛機被炸了》的短視頻,竟然遭到印度的全球懸賞通緝。
更荒唐的是,印度外交部竟稱中國媒體“造謠”,卻解釋不清為何達索公司連夜刪除3架戰機檔案,更不敢回應法國情報官員承認“陣風被擊落”的事實。而一家名為馬丁貝克的英國公司,其彈射座椅的數量則從7784更新為7788,這家公司正是為陣風戰斗機提供座椅的公司。
這種“掩耳盜鈴”的操作,暴露了印度輿論場的致命傷。他們能買來法國的戰機、以色列的雷達、俄羅斯的導彈,卻買不到信息化作戰能力。當巴軍的ZDK-03預警機將戰場數據實時共享給殲-10C時,印軍的俄制A-50EI預警機還在為兼容法俄兩套系統抓狂。最扎心的是,被擊落的“陣風”直到被中國霹靂-15導彈擊中,雷達都沒發現敵機在哪。
法國人的“甩鍋”與中國的“躺贏”
這場鬧劇中,最尷尬的莫過于法國人。達索公司工程師看著殘骸照片直冒冷汗——他們吹噓的“四代半戰機”竟被三代機遠程狙殺,且全程未觸發雷達警報。法媒《世界報》哀嘆:“這不是印度空軍的失敗,是整個西方軍工神話的崩塌。” 但為了保住市場,達索公司硬把鍋甩給印度飛行員,聲稱“戰機沒問題,是印度人技術太差”。
相比之下,中國武器卻“躺贏”了口碑。殲-10CE單價不到“陣風”三分之一,卻打出5:0戰績,連埃及、土耳其都搶著下單。法國24頻道說了句大實話:“中國武器通過了最嚴苛的實戰檢驗。” 這句話像一記耳光抽在印度臉上——他們砸重金買的“西方神器”成了笑話,對手的“中國制造”卻真刀真槍打出威風。
狂歡背后的三重危機
莫迪政府這場“魔幻勝利”的背后,藏著三重致命危機:
- 軍事信譽破產:作為全球第五大軍費支出國,印度空軍竟在自家領空被“小國”擊潰,連法國都開始質疑其戰力評估體系。
- 國內政治地震:88億美元的“陣風”采購案本就深陷腐敗丑聞,如今戰機首戰即墜毀,在野黨正揪著莫迪與安巴尼財團的利益輸送不放。
- 國際形象崩塌:從封殺中國媒體到篡改維基百科,印度的“信息主權”策略適得其反,連美國國務院都證實了其戰敗事實。
當印度用30億美元制造“勝利幻覺”時,全球軍火市場已悄然變天——殲-10CE的訂單量正碾壓“陣風”。這場鬧劇給世界上了生動一課:真正的自信不需要十天狂歡證明,被擊落的戰機殘骸比任何口號都更有說服力。而新德里的“強國夢”越是靠謊言堆砌,就越像肥皂泡,一戳就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