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談崩了!
當澤連斯基乘坐的專機從土耳其機場起飛時,機艙內的氣氛比西伯利亞的寒冬還要冰冷,在多次喊話要和普京親自談無果而終之后,極度失望的澤連斯基只能先行離開了。
5月15日這場被特朗普寄予厚望的俄烏和談,最終以雙方代表團不歡而散告終。
曾經在2022年差點叩開和平大門的伊斯坦布爾,如今成了見證烏克蘭悲劇的又一個傷心地。
這場看似充滿希望的談判,實則是大國博弈的角斗場,烏克蘭不過是棋盤上一枚任人擺弄的棋子。
一、特朗普的“棄烏聯俄”算盤打得叮當響
特朗普對烏克蘭的態度,用“用完就扔”來形容再貼切不過了。在與烏克蘭簽署礦產協議,將其豐富的稀土、鋰礦等戰略資源收入囊中后,烏克蘭的利用價值在特朗普眼中急劇縮水。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才不管什么國際道義呢,此刻更想在美俄關系中撈取政治資本。畢竟,與普京達成某種默契,既能為他的外交政績添彩,又能在能源、地緣等領域換取實際利益。
于是,美國對烏克蘭的武器援助說停就停,全然不顧烏克蘭軍隊在戰場上的生死存亡。
要知道,烏克蘭此前可是嚴重依賴美國的武器裝備來抵御俄軍進攻。如今沒了美國的“輸血”,烏克蘭軍隊就像斷了線的風箏搖搖欲墜。澤連斯基不得不放下身段,頻繁喊出停火訴求,這背后滿是無奈與心酸。
但,特朗普這一招“棄烏聯俄”,看似精明,實則暴露了美國在國際事務中唯利是圖的本質,也讓其盟友無不膽戰心驚。
二、歐盟成了國際笑話
歐盟在俄烏和談中的表現,堪稱“迷之操作”。看著烏克蘭在戰場上撐不住了,為了強壓俄羅斯停火,威脅說如果俄羅斯不加入5月12日全面停火30天的倡議,就要對俄羅斯追加制裁。
這話說出來,估計連普京聽了都得樂呵樂呵。要知道,俄羅斯早就挺過了西方制裁最猛烈的階段,現在的制裁對俄羅斯來說,不過是隔靴搔癢,甚至有些制裁還會反噬歐盟自己。
就拿能源制裁來說,歐盟本想通過切斷俄能源供應來打擊俄羅斯經濟,結果自己先陷入了能源危機,民眾怨聲載道,工業生產成本飆升。如今還敢拿制裁威脅俄羅斯,簡直是把國際政治當成了過家家。
更可笑的是,歐盟對烏克蘭的支持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經濟上自身難保,軍事援助也逐漸縮水。這樣的歐盟,拿什么來威脅俄羅斯?他們的威脅,在普京眼里,恐怕只是個笑話。
三、烏克蘭的悲劇: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
說起來,烏克蘭本有機會避免如今的悲劇。2022年俄烏戰爭剛爆發時,雙方曾在土耳其秘密談判,并且達成了停火協議。那時烏東四州還未丟失,損失還在萌芽狀態。當時俄羅斯的條件并不苛刻,烏克蘭只需承諾不加入北約,俄羅斯就可退兵。
可烏克蘭方面受美國和歐盟的慫恿,回去后就變卦了,生生將這場戰爭拖入了三年的持久戰。
如今,美國拋棄了烏克蘭,歐盟也靠不住了,烏克蘭自己更是彈盡糧絕。戰場上撐不住,談判桌上自然沒籌碼。澤連斯基現在又想和談了。
可俄羅斯早已不是當初的俄羅斯,烏東四州已經納入俄羅斯版圖,俄羅斯在戰場上占據絕對優勢。烏克蘭現在除了接受俄羅斯的條件,已經沒有其他的選擇了。而這一切,都是澤連斯基當初出爾反爾、盲目追隨美歐的后果。
四、俄羅斯的底氣
在這場俄烏戰爭當中,俄羅斯面臨著美西方的全面制裁和孤立,壓力不可謂不大。但俄羅斯硬是挺了過來,憑借著豐富的能源資源和強大的軍事底蘊,逐漸在戰場上掌握了主動權。
如今的俄羅斯,根本不怕歐盟的制裁威脅,反而能從容應對各種挑戰。在和談中,俄羅斯態度強硬,堅持以實際控制線為基礎談判,根本不給烏克蘭討價還價的余地。這背后,是俄羅斯強大的軍事實力和穩定的國內經濟在支撐,這場戰爭的走向,完全掌握在俄羅斯手中了。
俄烏和談再次破裂,表面上看是雙方分歧太大,實則是大國博弈的必然結果。美國為了自身利益拋棄烏克蘭,歐盟虛張聲勢卻力不從心,俄羅斯憑借實力掌握主動權,自然就不肯做出讓步。
而被美國和北約當槍使的烏克蘭,在付出了戰爭帶來的百萬傷亡、烏東四州盡失等慘痛代價,換來的卻是北約徹底關閉入約大門以及美國的落井下石,成了大國博弈最慘烈的犧牲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