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里有個該死的間諜!”——這句冷戰期間中情局(CIA)反間諜官員的怒吼,揭開了美國歷史上最驚心動魄的間諜追捕戰。從1985年“間諜之年”的血洗,到2025年聯邦調查局(FBI)反間諜部門面臨肢解危機,這場橫跨四十年的“內鬼狩獵”,至今仍藏著未解之謎:
克格勃如何穿透美國情報網?三名間諜背后,是否還有「第四人」潛伏?
一、「間諜之年」的血色開端:一場失敗的接頭與三重偽裝的特工
1986年3月的莫斯科深夜,中情局特工邁克爾·塞爾戴著《碟中諜》式假體面具,在克格勃眼皮底下玩起“變裝游戲”。他先后換上蘇聯大衣、假發氈帽、小胡子,卻在列寧山停車場見到了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線人“COWL”——這個曾為美國提供關鍵情報的克格勃官員,已被克格勃識破叛變。
結局慘烈:塞爾被捕后遭驅逐,COWL被槍決。而這只是冰山一角——1985至1986年間,蘇聯處決了至少10名美國線人,美國情報網幾乎團滅。
核心疑問:克格勃如何精準定位美國間諜?中情局內部是否藏著“鼴鼠”?
二、「三重背叛」:從霍華德到漢森,美國情報界的“無間道”
1. 愛德華·李·霍華德:嗑藥特工的叛變
1983年因吸毒被中情局解雇后,霍華德于1985年叛逃蘇聯,供出20名線人。但他不知道莫斯科站的核心行動,無法解釋后續背叛——他是小角色。
2. 奧爾德里奇·埃姆斯:年薪6萬卻開捷豹的“間諜富翁”
中情局蘇聯處處長埃姆斯,靠向克格勃出賣情報賺得百萬美元,用現金買下阿靈頓豪宅。1994年被捕時,他已導致至少10名線人死亡,被FBI稱為“西裝革履的連環殺手”。
轉折點:埃姆斯的審訊供詞漏洞百出,無法解釋英國特工戈爾季夫斯基的暴露——還有內鬼!
3. 羅伯特·漢森:FBI內部的“鼴鼠博士”
這位癡迷俄羅斯文學的FBI特工,從1979年起為克格勃提供機密,甚至在2001年被捕前仍在向俄方傳遞情報。但他也無法解釋1985年的“間諜大屠殺”——真相更遠了。
三、「第四人」謎團:克格勃檔案中的神秘聲音與中情局的“自己人”
2000年,FBI用700萬美元從俄羅斯黑幫手中換得克格勃“灰西裝”檔案,磁帶中一個低沉的聲音讓調查人員脊背發涼——不是霍華德、埃姆斯、漢森。
嫌疑人畫像:
- 中情局高層,接觸核心機密
- 1985年前后活躍于莫斯科站
- 可能策劃了對戈爾季夫斯基的誘捕
最具爭議的懷疑對象指向中情局反間諜部門前負責人保羅·雷蒙德。2005年,FBI曾對其展開調查,甚至影響其晉升國家反間諜中心主任,但最終因證據不足結案。
未解之謎:克格勃檔案中提到的“第四人”代號“THOR”,是否真實存在?
四、當下危機:MAGA局長要肢解FBI反間諜部門?
2024年,FBI局長卡什·帕特爾(特朗普心腹)公開宣稱要“剝離情報部門,讓FBI專注抓罪犯”。這引發情報界震動:
反間諜能力將遭致命打擊:冷戰期間,FBI與中情局聯合偵破90%的間諜案,剝離后將無法應對俄羅斯的“鼴鼠網絡”。
歷史懸案可能永沉海底:“第四人”調查依賴跨部門協作,肢解后線索可能斷裂。
現實威脅:俄羅斯正加大對美滲透,2024年FBI挫敗的間諜案同比增加37%。
五、冷戰余波:間諜的代價與真相的重量
線人的悲?。罕惶帥Q的COWL,臨終前在克格勃審訊室寫下“我背叛的不是國家,是謊言”。
機構的裂痕:為追查內鬼,FBI曾誤判布萊恩·凱利,導致其職業生涯盡毀,女兒也被停職。
歷史的警示:前FBI反間諜負責人薩迪警告:“忽視‘第四人’,等于讓烈士的血白流。”
結語:
當帕特爾的“改革”可能讓FBI反間諜部門陷入癱瘓,冷戰時期的血色教訓正在重演?!暗谒娜恕笔欠翊嬖冢炕蛟S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美國是否準備好面對一個真相:在情報戰爭中,任何對“內鬼”的縱容,都可能讓國家陷入萬劫不復。
最后:你認為“第四人”是克格勃的騙局,還是真實存在的終極背叛者?這場跨越四十年的追兇,會以怎樣的方式終結?
來源:政治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