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吉林全書》編纂文化傳承工程專家咨詢研討會在長春召開。來自國內相關存藏機構、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的50余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圍繞吉林歷史文化相關議題,尤其是基于全書編纂工作展開的對吉林歷史、東北歷史的深入研究這一核心議題,進行了全面且深入的研討。
作為吉林省委、省政府實施的重點文化戰略工程,《吉林全書》啟動一年來成果顯著,目前已高質量完成45冊圖書出版,并同步啟動數據庫建設。
專家把脈:以學術匠心鑄就文化精品
會議期間,專家學者圍繞總書目需增加哪些內容,如何從吉林歷史文獻中提煉吉林文化精神標識,如何推進吉林歷史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如何推進吉林歷史文獻的活化與利用等議題進行研討。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員、西北大學社科名家工作室首席專家厲聲在研討時說,要構筑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研究吉林歷史需立足吉林,更要放眼東北。吉林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在近代尤為突出,特別是清代以后的檔案,具有極高的整理研究價值。作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吉林文化承載著邊疆開拓、多民族融合、愛國主義教育等獨特精神標識。以此為路徑,挖掘如松花江流域的漁獵記錄、闖關東家族遷徙譜牒等,用人類學田野調查的方法,更多收錄少數民族典籍文獻,并輔以對照翻譯,可以更好地彰顯邊疆文化多元性,更好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文化賦能:為振興發展注入精神動力
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原總經理李巖表示,《吉林全書》成果轉化的顯著特征,就是注重數據庫建設。建設數據庫是國家層面推進實施的具有文化安全戰略意義的重大項目,涉及出版、考古、歷史、信息技術等多個學科,需要全國各地圖書館、出版單位、藏書機構的聯合支持。吉林省應在《吉林全書》編纂的基礎上,把數據庫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并積極匯聚國內外研究力量,共同開展對東北歷史文化的深度系統研究,為東北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精神力量。
系統推進:構建文化傳承長效體系
與會專家對已推出的《吉林全書》高度肯定,一致表示,將通過建立常態化協作機制,對吉林歷史文化開展“溯源-梳理-闡釋”三位一體研究,使編纂工作更加科學嚴謹。
經專家論證后,《吉林全書》將在吉林省社科院主辦的《社科戰線》《地域文化研究》雜志上開設專欄,為專家學者提供研討、交流平臺,刊載《吉林全書》編纂出版現狀及相關專著,將其快速轉化成理論成果;對于重大研究成果,擬納入“吉林文脈傳承工程”,以新編新創圖書形式出版。
與會專家表示,通過《吉林全書》這一文化工程,讓歷史文獻“活起來”、讓文化精神“立起來”,是各方共同的責任與使命。
點擊下方圖片免費領取
第二屆東北書博會專屬福利!
1000萬高德打車券!
來源:東北圖書交易博覽會
編輯:劉星彤
主編:曲翱 監制:陳尤欣
點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