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中美領導人會晤前夕,所謂“美在臺協會”主席表態不支持“臺獨”,對此國民黨智庫推測,未來4年兩岸會展開政治對話或談判。但隨著賴清德執政后,一意孤行搞激進“臺獨”,制造兩岸緊張對立,所謂“對話或談判”成空想。
不過,就臺海局勢演變趨勢看,眼下這四年確實是值得關注的關鍵節點。變臉比翻書還快的特朗普會如何處置臺灣這枚棋子,充滿不確定性。但無論如何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兩岸統一越來越近了。
一 美國“兩手準備”越來越明顯
其實,無論是民主黨執政還是共和黨上臺,美國打“臺灣牌”的大方向是一以貫之的,總結起來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一邊口口聲聲說堅持一中原則、不支持“臺獨”,另一邊又跟“臺獨分子”明里暗里勾結,小動作不斷。
眾所周知,中美建交之際發表了三個聯合公報,美國明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承諾從臺灣撤軍同時減少并逐步停止對臺軍售。白紙黑字具有法律約束力,也是中美建交的基石。
不過,一直以來,美國并沒有嚴格執行。即便是奉行接觸政策對華保持競爭與合作時期,美國對臺軍售也沒停止,還時不時拿“臺海問題”做籌碼在兩邊撈好處。近年來,隨著中國大陸崛起,美國對華政策調整為“戰略競爭—對抗”,對臺兩手布局的口子是越開越大。
一邊對中國大陸冠冕堂皇的說堅持一中原則、不支持“臺獨”,另一邊在國內和國際為干涉臺海事務、阻撓中國統一做鋪墊。其中有三個明顯的動作:一是美國國會出臺諸如“臺灣沖突阻遏法”、“不歧視臺灣法”、“保護臺灣法”、“臺灣保證落實法”等多項涉臺法案;二是佩洛西竄臺,打破美臺不建立官方聯系的承諾;三是威逼利誘幫助民進黨當局留住僅有的幾個“邦交國”,同時在國際場合為民進黨當局站臺。
還有一個明顯的動作在軍事上,除了增加對臺軍售數量和頻率,派出軍官在島內提供培訓外,美國還意圖在我們周邊進行新的軍事部署。比如2024年4月,美軍打著美菲聯合軍演的幌子,在菲律賓北部部署“堤豐”導彈武器系統,包括“戰斧”巡航導彈和“標準-6”導彈兩款中程導彈,隨后菲律賓就表態要購買“堤豐”導彈武器系統。
同年底,據日媒披露,為應對臺海戰爭,美國正計劃向日本琉球群島和菲律賓部署導彈部隊并設立臨時軍事基地:在琉球群島部署美國海軍陸戰隊“瀕海作戰團”的小股部隊,在菲律賓部署美國陸軍“多域特遣隊”的導彈部隊。
看這架勢,美國似乎是下決心介入臺海事務了,但是另一邊拜登政府又把臺積電的核心業務往外搬。到目前,臺積電的4納米和3納米先進制程生產線,已經在美國、德日設廠。其實不止臺積電要“留洋”,還有給臺積電做配套的企業,還有其他芯片大廠像聯發科等也蠢蠢欲動。
此舉在島內引起軒然大波,臺灣各界人士都心知肚明,島內最值錢的也是美國最看重的就是臺積電,把臺積電變成“美積電”,美國這哪里是要“保臺”,分明是為隨時“棄臺”做準備!
相比于島內后知后覺燃起“疑美論”,大陸早就看穿了:雖然是兩手準備,但美國想在臺海復制烏克蘭模式的心思可是活泛著呢。
二 在中國周邊復制烏克蘭模式拜登沒搞成
實際上,回顧這兩年拜登政府在臺海和南海的動作,其意圖就是復制烏克蘭模式。這種策略在國內是有土壤的:在美國反華政客里,并不都是“保臺”立場,有一部分政客就主張把臺灣變成中國大陸的“燙手山芋”,成為統一的巨大負擔,有人把這個陽謀稱為“刺猬戰術”。
實施刺猬戰術的核心棋子就是賴清德。在賴清德贏得選舉之后,發生了“2·14金門撞船事件”,事后民進黨蠻橫強硬,一副不怕鬧大的態度,背后正是美國的默許。美方編的劇本也不難猜:一旦大陸采取激烈做法,尤其是有軍事動作,美方順勢介入大做文章。但大陸對撞船事件冷處理,隨后又采取“臺海內水化”的海巡行動,這一軟一硬破了美國布的“陣”。
有了前奏,再看看賴清德上臺后都做了什么。他的就職演講,公然拋出了升級版的“兩國論”,宣稱“中華民國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論調。雙十演講又發表了以“華獨”粉飾“臺獨”的“祖國論”,之后又在島內洗滌人心,搞“白色恐怖”,把兩岸關系往緊張對立的方向上一推再推。賴清德的“臺獨”動作尺度越來越大,自然是得到美國同意的。
這邊賴清德在島內演“刺猬”,另一邊的美國則在外圍做準備。2024年4月,美日菲召開峰會,期間小馬科斯炒作臺灣問題,稱一旦臺海爆發戰爭,菲律賓很難不被卷入。此番言論完全配合美國的臺海敘事。緊接著美菲就舉行聯合軍演,美軍順勢在菲律賓部署中程導彈。
之后更熱鬧,這邊美印太司令帕帕羅高調拋出所謂“地獄”計劃,稱要是解放軍武統就利用無人機與無人艦艇在臺海制造“地獄景象”。不僅如此,美國還拉上德國、新西蘭等“新面孔”在臺海搞“自由航行”。那邊菲律賓也沒閑著,海警船坐灘仙賓礁又開始挑釁。
美國這么忙活心思昭然若揭:一個臺海,一個南海,只要兩個點中有一個燃起戰火,它就有介入的支點,就有把戰火串聯起來的操作空間。當然,我們沒給它機會。美國想搞聯動,我們就單獨處置:對賴清德囂張行為,解放軍舉行了一系列的圍島軍演;對菲律賓挑釁,我們的海警依法依規處置,講究有理有力有節。
同時,解放軍發射了一枚東風31AG洲際導彈到夏威夷附近的公海,給美國送去明確信號。考慮到美方可能領會不充分,在之后舉辦的珠海航展上又亮出不少先進武器,尤其是數量驚人的無人機、無人艇和智能機器狗。
應該說,這些暗示起到了效果,拜登在任期尾聲沒有頭腦過熱做出不理智的舉動。現在大家關注的是,特朗普會怎么做?
三 特朗普會怎么做
不少人認為,特朗普是個商人,更喜歡交易,不好戰,依據是他上個任期就沒有發動戰爭。應該說,這種想法恐怕與事實并不完全相符。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軍售尺度非常大,11次對臺軍售總價值達183億美元,是前任拜登對臺軍售額度的2倍!他對烏克蘭的軍售也是出手“闊綽”。當然,軍售跟挑起戰火是兩碼事。
不過,特朗普上個任期,雖然沒有發動大戰,但局部可控的攻擊他是做過的,比如針對敘利亞、也門的軍事行動,暗殺伊朗軍方靈魂人物蘇萊曼尼毫不手軟,甚至還跟國安部門探討過有限度的打擊朝鮮。美軍最高將領馬克·米利還披露,他擔心特朗普執政尾聲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選情而貿然對華開戰,還專門跟解放軍電話溝通做了保證。
來到第二個任期,他又大開對臺軍售之門,眼下又打算重啟對烏克蘭的軍售,只能說特朗普還是特朗普。
他二度上臺后,美國務院刪了“不支持臺獨”字眼,G7外長聯合聲明也刪了“一中原則”;在島內,賴清德拋出“17條”,露出“戒嚴”苗頭,“美國在臺協會”發聲力挺;另一邊美日領導人見面發聲明也反對在臺海改變現狀。更引人注意的是,近期菲律賓軍方也打著“國際合作”的幌子,高調跟民進黨當局接觸,下一步會不會聯合軍演成了懸念。
有人可能會說,我們的殲-10C都把“陣風”打下來了,六代機在天上不知飛了多少圈了,雙航母編隊也不知操練多少回了,挑起戰火他確定有贏面?介入或半介入開戰行不通,那單純通過代理人搞小范圍的沖突呢?這一點,如果他覺得有機可乘就不會猶豫的,畢竟上個任期就實操過。但就像拜登一樣,他能不能如愿還要看我們如何接招。所以,眼下這些操作更像是一種試探。
其實,形勢已經很清楚了,無論是拜登還是特朗普,他們想在中國周邊點燃戰火,那無異于是在玩火,玩火必自焚。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對此有個清醒的認識。按照特朗普的風格,一旦意識到地緣游戲的風險,就會痛快選擇交易,一點心理負擔沒有。他也有兩手,現在連臺積電2納米生產線也要搬去美國了。
所以,面對特朗普的不確定,我們要敢于斗爭,也要善于斗爭。我們要有信心,祖國統一勢不可擋!
參考文獻
觀察者網.破解統一難題9|雁默:2024是“以武逼統”起始年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911687744832163&wfr=spider&for=pc
觀察者網.雁默:特朗普會誘導臺海與南海發生“可控的”軍事沖突嗎?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0967853803420763&wfr=spider&for=pc
觀察者網.借口“臺灣有事”,美軍計劃在琉球和菲律賓臨時部署導彈部隊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6668253577299380&wfr=spider&for=pc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