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我離開老家巢湖來合肥上學,我第一次逛三里庵的合家福超市被如此巨大的超市所震撼。
第一次使用可以感應沖水廁所的小便池,第一次乘坐上下之體感受到暈眩,第一次聞到采蝶軒的面包香味直流口水,第一次進到大學如此巨大的圖書館的書海里……
可是這一切,在半年后就習以為常了,絲毫不會再震撼我,這一切都只是物質的匱乏而已,我們只要緊緊跟著時代就可以不匱乏。
而精神和語言的匱乏、職業想象力的匱乏卻牢牢鎖在很多人的大腦里。
精神的匱乏體現在語言的簡單化和模糊化,我經常會看到評論區有人說“你懂的、你細品”,我有時候會打趣地說我沒懂,一般回復自己百度去,可是很多隱形的信息是很難通過搜索引擎找到的。
日常中不太高興、不太積極的情緒都會被統一說成了“emo了”,其實有千百種情緒用詞,一律被簡化了。語言的簡化其實是精神的匱乏和思想的僵化。
如今信息如此發達,很多人中年失業就會選擇開網約車、送外賣和送快遞。
其實送快遞還稍微好一點,聰明一點的人會開發收件的渠道。網約車和送外賣真的是沒有任何成長的職業。還有很多人路徑依賴著一直從事的行業,即使這個行業已經日暮西山完全沒有前途,除了抱怨、不停內耗,不做任何改變,就是不轉行。
我在2022年過了35歲,被房地產公司辭退,和前司打了2年官司,最后勝訴,因為前司債務纏身沒拿到一分錢賠償。
在失業的4個月時間里,嘗試了很多行業,比如倒賣二手電子產品(到目前一直和副業)、嘗試寫公眾號自媒體(堅持了827天)、嘗試做房地產末枝的車位銷售、嘗試做快銷品飲料(已入職農夫山泉兩年時間)。
我依然在考察其他的副業和主業,雖然也沒以前賺得多,我一直在找機會接觸更多的職業、增長眼界,努力做到對于職業有更多的想象力。
我曾對朋友說,就算你在做chuan xiao,我都有興趣去了解一下。
當然不打工,自己創業也不是一定要做奶茶店、餐飲店,那是沒有護城河的紅海領域。
我的朋友王堃在今年春節后離開了房產行業,一直在找出路,一開始考察小飯桌和培訓,后來又接觸到了保險行業被吸引了。
她給我電話說她準備做保險行業,沒想到我非常支持她,我還說自己的客戶資源是可以傳承個她兒子。她笑了出來。我一直認為保險是非常好的行業,只是被低素質的從業人員搞得烏煙瘴氣。
你對職業有想象力嗎?(文/噪音爵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