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1日02時54分23秒,小滿節氣就要到了。這個小滿可不一般,老人們都說60年才遇一回。咱先說說小滿的由來,《說文解字》里講“滿,盈溢也”。
南方雨水增多江河漸滿,北方麥子籽粒開始飽滿。
它還是民間的“祈蠶節”,江浙一帶視其為蠶神誕辰。以前養蠶是重要經濟來源,人們祈愿蠶繭豐收。食俗方面,小滿“食苦菜”的習俗流傳已久。
《周書》記載“小滿之日苦菜秀”,苦菜能充饑還養生。
老話說“小滿不滿,干斷田坎”,講的是雨水的重要。可今年小滿有3大特點,咱得一個個仔細看。按干支歷,2025年是乙巳年,這樣的小滿60年才一遇。
下一次再碰到乙巳年小滿,得等到2085年了。第一個特點是“晚小滿”,交節在農歷四月廿四。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小滿是四月中氣,分早中晚。民間有說法“早小滿伏里涼,晚小滿熱死牛”。今年7月20日入伏,三伏天30天,怕是要熱一陣子。
第二個特點是“夜晚小滿”,交節時間在凌晨兩點多。老祖宗留下經驗“白天小滿干斷河,夜晚小滿漫田埂”。這意味著今年夏天雨水可能多,得提前做好防澇準備。
第三個特點是“小滿逢雙”,農歷廿四是雙數日子。“小滿逢單要穿棉,小滿逢雙熱難眠”,老話這么講。這么看來,今年夏天大概率是酷熱難耐,大家得扛住。
現在問題來了,這些老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有人覺得是古人經驗總結,有參考價值;有人覺得時代變了,不一定準。從農業生產看,晚小滿預示高溫,影響作物生長。
夜晚小滿雨水多,既有利也有弊,利在灌溉,弊在澇災。咱農民最關心天氣,天氣好壞直接關系收成。
就說北方小麥,籽粒飽滿期需要合適溫度和水分。南方水稻插秧,雨水充足是好事,但太多就得排水。
養蠶的農戶也得留意,高溫高濕環境影響蠶繭質量。現在水利設施比以前好,可極端天氣還是得警惕。比如排水系統得檢查,別等雨水多了來不及處理。
還有農作物管理,該抗旱的抗旱,該防澇的防澇。雖然科技進步了,但老祖宗的經驗還是有意義的。它們提醒我們關注節氣變化,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當然,氣候確實在變化,不能全靠老話,還得看天氣預報。
兩者結合起來,才能更好應對天氣影響。
今年這個60年一遇的小滿,確實值得咱多上心。
不管老話準不準,提前準備總是沒錯的。大家說說,你們那兒關于小滿有啥不一樣的說法?覺得這些特點對今年天氣和收成會有多大影響?
歡迎留言討論,讓咱一起交流經驗。
最后提醒大家,關注天氣變化,及時調整農事安排。具體天氣情況以當地氣象部門預報為準,咱心里有數就行。希望今年風調雨順,咱農民都有個好收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