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噔噔噔”,隨著一陣下樓梯的聲響,一個身姿高大領導模樣的人從樓上跑了下來,隨后就趕到了門外迎接一位正向他辦公室走來的老者。
他是當時的鐵道部長丁關根,不過,還沒等他站穩,這位老者就笑瞇瞇的對他說:“丁部長,我來打土豪了。”
這句話可弄的他一臉懵,他也不是什么土豪啊,難道是自己犯什么錯誤了?還是這位老革命者另有目的呢?
1、鐵道部長不穩重了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之后,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就像坐了火箭一樣發展迅速,由此也引起了不少行業與時俱進的改革,其中,教育業是重中之重。
不過,這對于當時擔任鐵道部長的丁關根來說確實沒有什么關聯,他只能盡自己微薄的力量支持一下國家的教育業改革。
說到丁關根,他可是一個傳奇人物,不僅是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的高材生,還在交通部、鐵道部等各個部門擔任過職務,是當時經驗豐富的鐵道運輸上的精英。
也是因為如此,中央才會讓他去擔任鐵道部的部長,以便通過他的努力和建設,為中國鐵路運輸開辟新的未來。
當然,丁關根也不負眾望,在上任之后就切合實際的提出了先進的改革理念,也就是從以前的生產型轉型為經營型和開拓型,這樣能最大限度的提高鐵路及其衍生事務的長遠發展,提高發展活性,也是經濟快速發展的必由之路。
同時,對于鐵路建設的其他方面,他也創造性的提出了很多建議和改進措施,是當時中央領導班子中最常提到的人之一。
慢慢的,丁關根也隨著鐵路的發展實現了個人的轉變,從一個初次上任就忐忑不安的人成為了一個面對難題也鎮定自若、穩重有序的領導者。
但就是這樣一個領導者,在遇到一位老革命者時,也難掩激動和慌張,而這個老革命者就是當時的國家副主席王震。
王震可是著名的開國元勛,這次來一定有急事,所以,丁關根才急匆匆的向大門口跑去,想迎一迎王震,但是沒想到,兩個人正好在屋外碰上。
看見丁關根滿頭大汗的跑來,王震不覺一笑,沒等丁關根喘口氣就開門見山的說了一句:丁部長,我今天是來打土豪的,讓丁關根摸不著頭腦。
旁邊的門衛還從未見過大名鼎鼎的丁部長有這么著急的時候,也十分好奇這位老首長前來拜訪的原因。
2、自告奮勇的老革命者
王震的這句話無疑也令丁關根疑惑,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是犯什么錯了才會引得王震大駕光臨,但是在王震解釋過之后,他才放下了心。
事情一切都要從一年多以前的教育改革說起。那時候,王震雖然還不是國家副主席,但是已經是身兼數職的中央重要人物,再加上他開國元勛的身份,不少人都會在他擅長的領域請教他很多事情。
而王震也很樂意傳授他們經驗,畢竟新中國的未來還是要靠年輕人。毫無疑問,上世紀八十年代正是國家各項事業脫胎換骨的時候,就連教師行業也在面臨著巨大的改革。
但這些改革并不僅僅針對于對教師本身行為的約束,也包括對教師獎勵制度的改革。于是,國家教委召集了一群在教育行業有先進經驗的教師和學者,經過了很長時間才研究出了正兒八經的教師獎勵制度。
有了這個制度,不僅能提高教師家庭的生活水平,提高教師教學的積極性,還能吸引更多人投身于教育事業,這對于我國長久的發展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有人可能會問,那王震與這件事有什么關系呢?其實還真有。或許是出于老一輩革命者對國家的無私奉獻精神,雖然當時的王震并沒有相關的經驗,但卻被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李鵬請教這項政策的可行性。
也是因此,王震知道了這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于是,在國家教委的推動下,王震首先就收到了讓他擔任全國中小學幼兒教師獎勵基金會名譽董事長的邀請。
王震一開始也是開心的,但在更加明晰了這個基金會的職能之后,他向前去拜訪他的國教委工作人員提出了一個難得的請求。
也正是這個請求,讓國教委的工作人員高興又震驚,也讓王震覺得自己終于不再是一個只擔虛職的老革命家,而是一個可以為國家奉獻一生的人。
至于這個請求,其實也很簡單,他想自告奮勇的出任這個基金會的董事長,全權負責這個基金會的運營事宜,包括找資金、落實獎勵制度等各方面。
國教委的人有些猶豫,不是他們不愿意讓王震出山,實在是當時的他已經八十歲高齡,害怕他難以消受這么多繁雜的事情,但是,王震僅用一句話就說服了他們。
“教育事業改革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我一輩子都沒向黨要過官或者提出其他要求,就像在自己有生之年再為國家做點貢獻,再說了我已經有那么多名譽職位了,再給我一個我可不干。”
說完,王震笑著,那眼神中有著對教育事業改革前景的信心,也有對自己廉頗已老但尚能飯否的自信,國教委的工作人員也就這樣同意了。
看到這里,應該很多人都能明白過來,王震老先生之所以來到鐵道部就是因為知道鐵道部是個家大業大的主,他來找丁關根是來請他支持自己的基金會工作的。
丁關根聽完了來龍去脈,再對王震老先生十分佩服的同時,也很樂意支持國家的教育改革事業,所以便說道:“打,這么利國利民的好事,就是把鐵道部都搬走也行。”
就這樣,王震順利的得到了鐵道部丁關根的大力支持,之后他又輾轉多個中央部門,這才籌集到了不少資金,順利推動了基金會的運行。
而且,有了王震的努力做基礎,這個基金會在之后的很多年都運行自如,甚至達到了不可思議的資金規模,持續的為教師事業做出了不少貢獻,而這一切,都要多虧了王震老先生當年鍥而不舍、無私奉獻的偉大愛國精神。
參考資料: 王震、丁關根——百度百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