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近年來,貴州省婦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三維服務筑基、三聯預警織網、三力融合提質”為治理框架,培育“和潤黔家”婚調婚輔品牌,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婚戀矛盾糾紛化解體系。全省已建立婚調委143個,實現縣級全覆蓋,2024年調解的案件超5萬件,成功率達90%,為助力建設平安貴州貢獻巾幗力量。
三維服務筑牢“幸福基”,培育文明婚戀新風尚
強化普法宣傳教育。因地制宜推進“巾幗普法鄉村行”活動,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打造“普法+非遺”“普法+文旅”“普法+文創”新模式,開展“民歌普法”“侗戲普法”,制發黔妹妹音頻普法娃娃;開設“愛在黔方 巾幗同行”法治專題電視節目,開設“黔妹妹普法”“和潤黔家·知心人在身邊”宣傳專欄,開展以案說法、專家在線宣講,引導廣大家庭通過調解等合法途徑有效化解矛盾糾紛,促進案結、事了、人和,2024年全年觸達數百萬網民。
“巾幗普法鄉村行”活動現場。
深化婚前教育輔導。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進心理咨詢師、社工師、公益律師等人才隊伍,打造專業化、精準化、規范化的婚姻家庭輔導模式,在充分保障公民婚姻自由和權利的前提下,給予專業的婚前輔導。如遵義市通過“婚姻駕照技能”趣味測試,幫助新人了解婚姻中的責任義務;銅仁市引導新人觀看婚戀宣傳片,聆聽情感服務課,幫助她們樹立正確的婚姻觀和家庭觀。
著力心理健康服務。將12338婦女維權公益熱線升級為集“維權+婚戀+心理”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增設情感疏導和征婚交友專線,多方位服務群眾需求。組建心理專家、金牌調解員的婚戀輔導專業隊伍,開展隨報隨調、一對一輔導、婚姻講座、情感沙龍等,讓夫妻雙方在愛與被愛中學會包容、共同成長。
三聯預警織密“防護網”,構建風險防控新體系
網格預警聯排。將婚戀家庭糾紛排查納入全省“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社會治理機制(“一中心”即縣鎮村綜合治理中心,“一張網”即城鄉社區網格,“十聯戶”是指按照十戶左右村(居)民標準劃分聯防聯治服務單元),充分發揮網格員、聯戶長,以及婦聯駐村干部,深入群眾深入基層的優勢,常態化對全省13萬余個網格開展拉網式排查。對婚姻失敗、情感失和、家庭暴力、生活困難等重點人群和高風險家庭建檔立卡,并同步錄入綜治系統,確保底數清、情況明、數據準,為后續干預提供有力支持。
貴州省婦聯“和潤黔家”婚調婚輔講座現場。
數字預警聯推。建立“八單一表”婚戀家庭糾紛命案防控數字化管理平臺,實現糾紛“發現-推送-處置-反饋”全周期閉環管理。聯合公安部門構建家暴風險預測模型,整合110警情、婦聯信訪等多源數據,對存在家暴情形的糾紛案件精準預警,由婦聯組織聯動法院、檢察院、綜治中心共同處置,并重點關注、跟蹤,將婚戀家庭糾紛隱患化解在萌芽階段。2024年通過該模型及時預警,成功聯動處置紫云縣一起家暴事件。
陣地預警聯建。通過項目化運行,支持1.8萬個婚調組織建在村(社區),入駐派出所/警務室、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基層社會治理/矛調中心、婚姻登記機關,涌現出“五個媽媽團”“繡娘調解室”等特色調解品牌,2024年調解糾紛案件數量居全國第一,有力預防矛盾糾紛激化升級。
三力融合打造“動力源”,激發多元共治新動能
專家智庫賦能。省婦聯組建百余人的婚調專家庫,實施“調解員素質提升計劃”,通過案例研討、庭審觀摩等方式,開展“法律+心理+調解”系統培訓,打造出了一支懂法律、講政策、會調解的2000余人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員隊伍。
人民調解助力。省婦聯抓住省司法廳推行“一村(居)一專職人民調解員”工作的契機,積極選拔推薦全省2800余名基層婦聯干部、執委成為專職人民調解員,占人民調解總數的19.52%,形成一支相對穩定專業的基層婚調工作隊伍。
傳統文化加持。注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家”文化,發揮家訓、古訓、村規民約的教化作用,將“合約管理”等內容納入其中,引導廣大群眾和家庭破舊立新、崇德向善,將精力投入到“把日子過好”上來,助力從源頭上預防矛盾糾紛發生。
下一步,貴州省婦聯將積極探索婚調組織入駐綜治中心模式,提質開展“和潤黔家”婚調婚輔工作,推進貴州省婦女維權工作再上新臺階。(圖/文 貴州省婦聯權益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