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真是痛心,五一假期本該是喜事扎堆的時候,山東濟寧卻傳來個噩耗——28歲的準新郎馬彬,因為一頓雞肉永遠告別了他的婚禮。本該張燈結彩的新房,如今只剩家人撕心裂肺的哭聲。這事到底咋回事?咱們從頭說一說。
據5月16日的報道稱,馬彬是1997年出生的小伙子,和女朋友談了幾年戀愛,好不容易定下來5月8號結婚。4月28號,他帶著未婚妻回山東老家準備婚禮,想著先和家人聚聚。可誰能想到,這一回來就踏上了不歸路。當時家里的雞正巧生了病,長輩覺得扔了可惜,就宰了幾只燉熟了吃。馬彬想著是自家養的雞,沒多想就吃了不少,剩下的菜還放進冰箱,連著吃了好幾頓。
一開始,馬彬只是覺得腹脹,家里人以為是吃多了消化不好,沒太當回事。直到5月5號,他實在扛不住了才去醫院,結果病情迅速惡化,6號就轉到了齊魯醫院,這時候離婚禮只剩兩天。醫生說他肝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礙,必須做血漿置換,每次需要3300毫升血液。血庫告急的消息傳出去后,村里三十多個鄉親大老遠跑到醫院獻血,還有不少陌生人捐款,短短時間湊了8萬多塊錢。可就算這么多人拼了命想留住他,5月15號晚上8點20分,馬彬還是走了,永遠停在了28歲。
熟悉馬彬的人都說,這孩子從小老實本分,一家人在村里口碑特別好。父母都是熱心腸,爺爺更是勤儉慣了,平時連剩菜都舍不得扔。誰能想到,一頓省下來的雞肉成了悲劇的導火索。村里人為了救他,自發去醫院探望、捐款,能幫的都幫了,可惜還是沒能留住這個陽光大男孩。
這事在網上引發了不少討論,評論區里啥說法都有。很多人分享了自己小時候的類似經歷:“我們小時候窮,生產隊分瘟雞,家家戶戶都吃,也沒出過事啊。”“我媽以前把病死的雞燉了給我們吃,那時候覺得可香了,現在想想真是后怕。”但也有人提出質疑:“就算是熟的,瘟雞會不會有病毒?會不會是雞吃了拌藥的種子才中毒的?”還有人覺得不能全怪家人:“家人肯定也很難過,節約了一輩子,怎么會想到會這樣呢?”
不過更多人開始反思食品安全的問題。有網友說:“以前條件差,吃剩菜剩飯、病死家禽是沒辦法,現在日子好了,該扔就得扔,健康比啥都重要。”“肝衰竭說不定是長期積累的問題,食物中毒只是誘因,平時還是得多注意體檢。”還有人提到山東的節約習慣:“節約是美德,但得講科學,尤其是肉類,變質了真不能湊合。”
看著這些評論,心里挺不是滋味的。馬彬的悲劇,其實暴露了很多農村地區的食品安全盲區。老一輩人經歷過苦日子,節約慣了,覺得東西壞一點沒關系,煮熟了就行。可他們不知道,有些細菌、毒素根本不是高溫能殺死的,尤其是家禽生病后,身體里可能藏著致命的病原體。再加上年輕人對食品安全意識不足,覺得家里做的飯肯定沒問題,往往等到出事才后悔莫及。
但另一方面,咱們也得看到人性的溫暖。村里人為了救馬彬,放下手里的活兒去獻血、捐款,陌生人也跟著揪心,這說明咱老百姓骨子里都是熱心腸。可惜這份善意沒能換來奇跡,實在讓人遺憾。
說到底,這事給所有人都敲了個警鐘:節約不能以健康為代價,尤其是入口的東西,千萬別湊合。現在生活條件好了,該講究就得講究,剩飯剩菜超過24小時最好別吃,家禽、家病死亡的,一定要徹底處理掉,千萬別舍不得扔。年輕人也要多給家里長輩科普食品安全知識,別讓老習慣害了一家人。
畜生
馬彬的婚禮永遠沒法舉行了,希望他的遭遇能讓更多人重視食品安全,別讓類似的悲劇再發生。愿天堂沒有病痛,也愿他的家人能早日走出陰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