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要2025年高考了。觀看了諸多張雪峰老師的指導講座后,我深感其見解頗為中肯。我渴望與諸位家長共享關于專業選擇的見解。
1
專業選擇需考量三大要素
首先,我們需明確,專業選擇絕非盲目跟風之舉。我主張從以下三大層面進行考量:孩子的個人興趣與潛能、家庭的經濟狀況以及未來的就業前景。
2
部分專業報考需謹慎
1、新聞與傳播門檻太低
憶起鄰居家的孩子,兩年前被某211高校的新聞專業錄取,滿以為能成為光鮮的記者。
然而,實習期間卻驚覺,自媒體盛行之下,傳統媒體日漸式微。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專業寫作與報道的優勢何在?
2、小語種專業就業受限
親戚家的一位女孩選擇了葡萄牙語專業,原以為小語種能帶來廣闊的就業前景。然而,隨著AI翻譯技術的飛速發展,眾多翻譯崗位被智能取代。
相較之下,掌握一項硬核技能或許更為明智。
純語言專業畢業生失業率高達18%,而“小語種+國際貿易”“小語種+計算機”的交叉人才卻供不應求。
選擇小語種,必須想清楚三個問題:是否愿意常駐海外?能否掌握第二技能?是否瞄準特定行業?
3、醫學領域家境一般不要學醫學
醫學之路雖光明,但需深思熟慮三大挑戰:
漫長的學制,至少需要8年(5年本科+3年規培);高昂的學費與生活成本,要求家庭經濟實力雄厚;以及巨大的學業與職業壓力,需具備超凡的學習與抗壓能力。
對于家境普通、學業成績非頂尖的孩子而言,醫學之路需謹慎權衡。
4、師范教育中低端不要報
當前,教師崗位競爭愈發激烈,生源日益減少。
小區內一位研究生,歷經三年仍未能考入教師編制。若選擇師范,首選應為頂尖師范院校。
5、化學工程還沒脫離天坑
化學工程被譽為“天坑”專業之一。同事之子畢業于化工專業,卻面臨化工廠外遷、就業困難的窘境。即便找到工作,工作環境亦不盡如人意。
6、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專業看似緊跟潮流,實則門檻較低。
當下,涉足商業者無不涉足電商領域。相較于此,計算機專業或許更為實用。
7、旅游管理本科只能當導游
張雪峰在直播間中,曾經勸一位考生放棄一本專業的旅游管理,去報考二本專業的漢語言文學。
原因很簡單,因為旅游管理就算是一本專業本科出來也只能找導游相關的工作,就業面很窄。
而如果學漢語言文學的話就算是二本專業,也可以當老師,考研相對容易,就業面比較廣。
8、法學本科就不了業
法學普通本科根本就沒有就業空間,法學這個專業非常看重院校檔次,除非本科和碩士都是五院四系,未來出來之后可能找到好工作,進個好律所。
如果是雙非院校,而且是本科的話,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基本上都去考公考編了。
3
給予家長的幾點建議
1、勿盲目追求熱門專業
專業的冷熱是相對的。熱門專業競爭激烈,冷門專業或藏有良機。關鍵在于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2、學校與專業并重
家長往往偏愛名校,但專業同樣重要。普通院校中的優質專業,或許比名校的冷門專業更具發展潛力。
3、尊重孩子的興趣與選擇
表妹家的孩子熱愛繪畫,卻被迫學習工科。一年后即轉專業,浪費了寶貴時光。孩子的興趣與熱情,是成功的關鍵。
4、理性看待“風口”
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概念曾風靡一時。然而,追逐風口不如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
最終,我想強調的是,專業選擇并無絕對的對錯。
張雪峰老師的建議基于普遍情況,但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關鍵在于為孩子找到適合其發展的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