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根
呼吸醫學專家杜曉華博士逝世,終年50歲。這是什么情況呢?根據澎湃的報道,呼吸醫學專家、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老年呼吸內科主任杜曉華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5年4月15日在重慶逝世,終年50歲。
杜曉華,女,主任醫師/博導,科室主任,臨床醫學博士,美國加州大學訪問學者,從事臨床、科研、教學工作20余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診療工作經驗。中國醫師協會呼吸分會第一屆中青年委員,主要從事呼吸系統疾病的診療工作,擅長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性疾病、間質性肺病、呼吸危重癥及慢性咳嗽的診治。
云南省抗疫先進個人。
你說為什么一位呼吸道的專家,還是抗疫的專家,在50歲的壯年時期就走了,這樣看到這一波疫情將會倒下一些人應該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相信她曾經肯定是帶頭接種疫苗的,并且在疫情之后忽視了這個病毒的創傷機制,但是從她曾經有過美國加州大學訪問學者的經歷來看,又是呼吸道方面的專家,應該是有關注新冠病毒的最新研究。
其實在2023年的時候,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聯同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最近一項大型研究就指出,感染新冠病毒,會增加患上短期和長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研究人員基于英國的數據,分析了15萬名感染者和未感染者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與未感染者相比,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感染后21天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未感染者高4.3倍;在感染后22天至18個月內,新冠病毒的感染者患重大心血管疾病風險依然較未感染者高1.4倍。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會啟動人體免疫系統的防御機制,引起炎癥反應,此反應可能會令心臟血管的內皮細胞功能失調,增加血栓的風險,進而增加心臟病的發病和惡化風險。雖然新型冠狀病毒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仍有待進一步探究,但從目前的證據來看,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相對未感染者較高。因此,感染新冠病毒之后要持續關注患者的心血管健康狀況,即使康復后仍需要定期檢查,以及時發現心血管倂發癥,并予以適當的治療。
簡單的說,就是新冠感染之后,最大的影響就是心血管疾病,這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身邊出現的很多人,心梗、腦梗、腦溢血、肺栓塞等突發性死亡上升的原因,并且呈現年輕化的趨勢。
所以,不是疫情結束了就結束了,曾經接種的疫苗,感染的發燒,反復的感染,都將會給健康留下巨大的隱患。
后疫情時代,如何修復身體創傷?歡迎添加微信,進入專屬群,獲得更多資訊交流與健康管理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